正文
刚才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妹妹得白血病,三个哥哥最终都不愿意捐骨髓的新闻。
一直以来,医生以及很多旁观群众一直在鼓吹“献血对身体没影响,甚至对身体还有好处呢。”以及“捐骨髓对身体没影响,以后还可以再生长。”……人性就是,你越是掩饰伤害,对方就越不敢牺牲自己,因为他看不清伤害的具体程度,同时你还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
倒不如直接告诉目标捐献人:“①,好吧,有人因为青春时捐骨髓而在中年提前白了头发,还有人因为捐骨髓一到阴天下雨就腰疼,但是还有大部分人捐完骨髓恢复一段时间后身体跟从前一样……②,说实在的,自然界所有动物身上的每一处器官都不是多余的,都有它各自的用处,哪怕是小小的汗毛或是看似没用的扁桃阑尾都有他们至关重要的作用。③,人这辈子的身体能量总和以及折旧率都是有限的,这一生骨髓造血的总量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源源不断无限量供应的,任何的付出都是你生命能量过大或小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④,如果你愿意为了升华自己的人格去给陌生人捐献骨髓,那么我们钦佩你;如果你认为你对兄妹的感情足够你去为他们捐献骨髓,那么我们也会很爱你。⑤,如果你身子虚弱,我们不建议你硬撑着去救陌生人,毕竟帮助别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分伤害自己,如果你即使身体健康也不愿意捐献给兄弟姐妹,那么我们也尊重你作为一个人的平等权力以及独立人格。⑥,哪怕是兄弟姐妹,你愿意帮是情分,你不愿意帮是本分,他们不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就算不捐骨髓也不是因为你而离开这个世界,你无需自责愧疚有精神压力,全凭你的个人意愿,而我们旁观者也没有权力去道德绑架你。⑦,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愿意为了另外一个人百分之二十活着的可能性去牺牲你生命能量的一部分,你在升华了自己人格的同时,也光辉了人性,不管是否能救活患者,你的付出不但影响了你的内心,也美好了你所存在的世界。而你,也会收到这个世界同样的回馈。”
最忌讳跟目标捐赠人说这样的话:“对身体没影响,有些人捐完后身体更tm棒了。”“你身体这么壮,你怎么不捐呢。”“都是多余没用的,捐了还能救人。”“你恢复恢复就好了,没什么影响,对你不算什么。”“这是你亲兄弟姐妹,你特么怎么不捐,你还是人么。”……诸如此类的话,说这种话的人跟江歌事件里的刘鑫是同一种人:你帮我,是欠我的,应该的;你不帮我,我就骂你,恨你,讨伐你,在你还没有原谅我之前我已经抢先一步不原谅你了。就算你帮完我,我也只会提醒你那对你来说都不算什么,小意思而已。以后你要因为给我捐赠而导致身体变差,那只能怪你身体差,别怪我。
还有那些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旁观者们,你们骂患者的哥哥,并不能帮到患者,既然你有这个精气神,不如直接去医院做配型更有意义,骂人的人数没有六位数也到五位数了,这么多人,大家争着去医院配型,也能实实在在的给患者点生存的机会。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认为自己比患者的哥哥更有道德,就去医院做配型,而不是骂患者的哥哥们。
还有,当人们指责捐赠者“患者都清髓了,你才说不捐赠,这不是等于让患者直接去死吗。”但是捐赠者也tmd冤啊:“都清髓了,你才告诉我现在不能不捐了,否则等于直接让患者去死。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告诉我,到底是谁在坑害患者。”
事实上从“捐赠对身体没影响”的说法上,就可以看出,说这些话的人:嘴里没实话,骗别人捐赠,把捐赠者当傻子,还不懂感恩。所以,也失去了捐赠人的信任。更加大了,他们也不会告诉捐赠者其他事实情况的几率,比如在患者同意捐赠之前,要反复强调一旦患者清髓就不可以再反悔。
另外还有一点,这个患者的性别以及哥哥的数量,都间接导致了捐赠失败。
先谈患者哥哥的数量:①,三个。大于1了。社会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当一个人在电梯里心脏病发作,他旁边有一个人时获救的几率远大于旁边有一群人,因为旁边的人不止一个时,大家就可以互相推卸责任,没有心理负担,但是当旁边只有一个人时,这个人就会责无旁贷,一般不会见死不救。这叫一个和尚挑水喝,一群和尚没水喝。所以,那些独生子女遗弃父母的几率远远小于多子女家庭遗弃老人的几率,社会上那些没人管的老人往往并不是没有子女,正相反,他们子女成群。刑场上执行死刑的时候,即使犯人只有一个,也会安排好几个狙击手,这是为了给狙击手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负罪感。同样的道理,这个女孩有三个哥哥,她不治身亡后,哪个哥哥都不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因为旁边两个兄弟也有份儿。②,人性是兄弟姐妹越多越薄情,跟爱情亲情原理相似,人的情感能量是有限的,这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把兄妹情分成三份,那每一份的情感就会变得微弱,倒不如从小选中一个哥哥百分百的亲,等你遇到什么生死关头,他反而会在其他两个哥哥不救你时,坚持救你。因为他没有从你那里得到一对一特别分量的爱,所以,他也不会为你付出超乎其他两个哥哥的爱。
再说性别:患者是女孩,①,传统生活方式里,女孩是要嫁到别人家做别人的家庭成员,为别人的姓氏延续香火,就不再和父母原生家庭是利益共同体了,所以,其父母不愿意为了别人家的家庭成员牺牲自己的家庭成员。一个家庭的重男轻女,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不是一种个人偏好,不是一种素质,而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下权衡利弊的产物。②,父母重男轻女,父母本身也是社会制度的受害者,明明生的也是人,偏偏学校考学考研歧视女性,偏偏就业单位避开女性,偏偏女性怀孕被辞……同样是生孩子,女性需要父母一样的投资,而社会国家却给了远低于男孩的待遇和机会,让父母怎么办?父母也很绝望。
但是,父母在考虑生产力权衡利弊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另外一个人格的利弊得失:三个眼睁睁看着家人去死的儿子,以后还会对父母多好吗?不会了!
当父母唆使儿子不救女儿的同时,他们得到了儿子更大利益的保障,同时也放弃了一个完善儿子人格的机会,甚至把他们推向自私冷血。最后,孽力会反弹到晚年的父母身上。
三个儿子作为成年人,因为别人的蛊惑就动摇,是因为他自己原本就不想捐献啊。而作为父母,更是没有尊重儿子们的独立人格,更加干涉他们的选择。
说到底,还是因为不够爱吧,爱不是义务,不是本分,你有被尊重的权力,但别人却没有爱你的义务。而“爱”却是唯一能让人牺牲自己成全对方的良药。
突然想到甘肃多年前的一桩命案,受害者是个女孩,她死后,父母离婚精神奔溃各自独身,父亲独自留在老宅每天擦拭女儿生前的房间,弟弟抑郁症自杀,哥哥多年后因为命案告破而抱头痛哭……如果,当年那个女孩不是遭遇不测,而是得了新闻里这个女孩的病,想必那个甘肃的女孩的父母兄弟都会争着给他她捐骨髓治病的,一个能为兄弟姐妹的逝去而抑郁自杀的人,可能吝啬自己的那点骨髓吗,一个能为死了几十年的兄弟姐妹而抱头痛哭的人,会吝啬那点儿骨髓吗?一双为了女儿逝去而精神崩溃每天擦拭女儿房间的父母,会阻止儿子们救女儿吗。
高尔基曾经说,深情的人总是千篇一律,薄情的人总是五花八门。是的,他们的理由总是五花八门,一会儿是媳妇儿不让捐,一会儿是家里还有孩子,一会儿是还没娶媳妇儿……知道的是捐骨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让他们去午门菜市口。
而作为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如果有一天,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别人帮助了你,不管你认为对方是多么的轻而易举和举手之劳,都应该心存感激没齿不忘。因为没有人有义务白白时间精力钱财以及健康,哪怕你认为那只是一小点儿,都不是你可以心安理得吞噬的理由。
作为被成功捐献骨髓的人们,你更是要明白:这场救助里,你所得到的远不止几毫克的骨髓,你得到的是一个人的真心,你享受的是人性光明面的福利,而“一个从小害怕打针,也从不舍得献过一滴血”的兄弟姐妹,如果有一天为了你去抽自己的骨髓,你要知道在医生的说辞里是不算什么很快可以恢复,但是在他的情感世界里“从不舍的为别人献一滴血,却为了你去抽骨髓。”这是豁出去了壮士断腕的感情,你要永远记在心上,不可忘记。
不管怎样,我们应当给予尊重,而更让我们敬爱的是那些愿意为陌生人捐献骨髓的人,他们牺牲时间甚至健康冒着连你至亲都不愿意接受的风险,来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予你。
写到这里,突然明白星爷满头白发却不染黑遮掩的原因了,因为那并不是衰老的丑态,而是人性的光辉。
——作者:苏珊桑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