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江发布
"张江发布"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运营,旨在帮助企业面向全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对接资本、市场、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助推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51好读  ›  专栏  ›  张江发布

关注 | 铁打的895,流水的好项目,第五季,哪个独角兽将从这里诞生?

张江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6-21 17:31

正文


导读:

6月20日,“致青春,创未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建园25周年创新创业大赛暨895创业营第五季活动在张江大厦21楼举行。



2017年是张江高科技园区25周岁生日。随着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逐渐显现,这片青春蓬勃的土地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个致力于用热忱和智慧改变社会、国家和人类未来的有识之士。


为致敬张江25岁的青春年华,昨日(6月20日),“致青春,创未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建园25周年创新创业大赛暨895创业营第五季活动正式启动,32个入营项目代表、众多投资机构、行业专家、权威媒体悉数到场。


对于新一季895创业营,小布心里充满期待。要知道,无论是拥有绝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机器人查湃,还是赋予残障人士“钢筋铁骨”的傅利叶智能,亦或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膜系统的纽脉医疗,这些如今在张江冉冉升起的、颇具“燎原之势”的创业新星都曾在这里孕育着星星之火。 这一季895创业营和前四季相比,有何升级呢?


1 895创业营Plus版本已上线


本次活动由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张江高科承办,希望以张江建园25周年为契机,在张江科学城内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为此,本季895创业营,无论在项目质量、赛事规模、陪练阵容、后备资源匹配等各个方面都将创新升级,预计于 9月底 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Demoday。


2 首次启用线上路演平台


在本次项目海选环节,895营创新地采用线上+线下路演双线联动的新模式。新启用的线上路演平台,可以一站式完成海选招募、项目展示、网上打分、陪练匹配等工作。参与海选的项目足不出户就能够在平台上预先展示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和项目情况,极大地提升了筛选效率;同时,海选官、陪练、投资人根据不同身份获得相应使用权限,最大限度保护项目的信息安全。


3 不是项目选陪练,而是陪练抢项目


895创业营第五季从5月4日开始招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吸引300多个项目报名,网上初审通过130个项目进入线下海选环节,最终有32个项目成功入营。


小布听说,本季这32个项目的产品可谓 “又黑又硬” ,其中1/3的项目发力健康医疗,智能驾驶、导轮开槽装备、仿生假肢等创新项目一经平台登陆,便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


小布在现场了解了32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在他们各自的独门绝活背后,都蕴藏着创始团队希望用技术颠覆传统行业、激发人类潜能、方便日常生活、改变世界未来的勃勃“野心”。


优秀的项目hin多,小布只能从中择其一二抢先为大家揭开神秘面纱。


0 1

钛米机器人:将智慧物流带入医院

钛米机器人是张江的一家本土新兴高科技企业,创始团队均在外企有多年的机器人研发经验。钛米机器人已经研发出两款机器人产品: 医疗物资运送机器人 ,不仅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手术物资的运送,从而提升手术效率,还能有效地进行手术耗材的记录、收费、追溯和管理工作; 核医学科病房服务机器人 ,针对医院中有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工作场景,代替医护人员完成部分具有危险性的护理工作(如输液、配药、体检、康复护理)。


上个月初,钛米机器人宣布获得4000万A轮投资,由IDG领投,国科嘉和、科沃斯和创徒基金跟投。目前,公司拳头产品也已经在武汉协和医院和上海仁济医院投入使用,已完成手术配送2000多次。



0 2

拓萧智能:小儿肺音听诊器,父母在家就能为孩子进行心肺疾病预诊


这是款充满父爱、有温度的产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4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其中中国约有20万。另外,我国还存在1000多万哮喘病患儿。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儿童的高发病,很令家长头疼。一旦孩子咳嗽气喘,为了安心往往不得不去医院排队检查。而我国儿科医生严重缺乏,有数据统计,平均万名患儿只有29个儿科医生,而其中约50%的患儿是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或家庭阶段解决。


这款家庭使用的电子听诊器“ChildCare云听”,通过量化呼吸系统情况,帮助家长对孩子 肺炎和哮喘 病情做一个初步判断。云听一端连着120dB灵敏度耳机,另一端通过音频线连接手机。用户只要将智能听诊器放到相应位置,采集15秒声音,并点击上传,即可在App上看到自己的健康指数。


该产品去年8月登陆京东众筹,10月正式销售。


0 3

仿生假肢:90后研发出让中国残疾人用得起的智能假肢


截止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残疾人人数达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达2472万人,在各类残疾人中占比最大。然而,目前只有国外的先进假肢拥有此类性能,价格也极为昂贵,绝大多数残疾人家庭难以承担。国内生产的假肢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由于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小,存在功能单一、非常笨重、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鉴于此,针对行业痛点以及市场现状,90后张圣良以智能化技术创新为导向,推出了符合中国残疾人消费能力和需求的仿生假肢。该公司产品在零部件、加工工艺、控制算法上全面超越创新,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在价格方面,张圣良团队力争在 万元级国产假肢 价格下,实现对标几十万元的国际假肢的质量。


目前公司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多手势齿轮传动机器人假肢旨在带动中国的百万残疾人参与社会再就业,帮助这一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司产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