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思睿观通:身为老板的六项基本意识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6-24 09: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提升思维,跂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何谓商贩? 商贩是用输赢理念去做事的人,在商贩眼里,钱就那么多,一个人拿多了,另一个人必然就剩少了。 何谓老板? 老板是用共赢理念去做事的人,首先是替别人算账,再来替自己算账。 此外,何谓资本家? 资本家以赚钱为目的,把盈利作为最高目标来追求。 何谓企业家? 企业家以事业为目标,把盈利当成事业成功的结果。 我们应该从资本家升级为企业家,正确看待企业的目标。 在信息越来越对称的时代里,企业更要用“老板”思维来替代“商贩”思维,再从“资本家”升级为企业家,并借助乘法的经营理念,崇尚价值放大,实现合作共赢。


公司是谁开的?老板们都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正因为是“我的”,所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其实错了,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老板其实脱离了社会价值层次。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股东是顾客,顾客以需求入股,老板是接受众人的委托,以资金入股,员工以知识和劳动入股。这其中,顾客才是公司的大股东。

既然顾客是大股东,那顾客为何不自己去生产?顾客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我们穿的衣服都得自己做的话,仅仅凭买衣服的这些钱肯定做不来。所以,企业做出来的东西必须以顾客为导向。

顾客认为这些东西越有用,价值(顾客认为的有用性)就越高。因此,价值意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意识,也是最根本的意识。老板牢牢地建立这一概念,就不会有坑蒙拐骗的行为。看似损害他人利益,最后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当公司产品走向市场时,首先会遇到竞争。所以企业光有价值意识还不够,还需要竞争意识。消费者有比较意识,得到价值的同时希望付出的成本最低,这就要求企业管理树立竞争意识。竞争不是把同行打败,而是要做到比人家更好,对顾客来讲更有价值。

很多企业都采取价值策略,试图以此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竞争无非表现为三种:价格、质量和成本。很多企业为了价格最低化,结果产品质量都保证不了。在买方市场时代,竞争是使价值最大化,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竞争并非简单地比人家便宜,而是性比价(不同于性能比、价格比)比人家高。

怎样的产品有竞争力?品质最好,价格最低。竞争必然降低价格,利润从哪里来?我们现在的企业想到的就是降低成本。其实,利润服从于前面两点: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大化,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很多企业没有利润,就怪竞争太激烈:因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导致利润下降。许多企业利润其实是被长期居高不下的报废率,即各项工作的不可控性“吃光”的!企业管理提高可控性,就可降低风险。神州六号的降落点距离理论落点只有一公里,这么高的精确度能够极大提升可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切竞争最终都是成本之争!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降低成本。与利润意识一样,成本意识也是管理者成功经营的根本意识。

那企业应该怎样降低成本呢?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降低单位质量成本;适时管理和信息化降低时间成本;我们有些企业强调用便宜劳动力,结果工人素质低,工资效用(单位工资的产出)更低。他们没想到:便宜就是贵的,贵的就是便宜的。工人数量有限,却能保证每个工人素质,既便给他们提升工资和福利,比起“低价低效”的人员消耗实际上也在降低成本。而且,很多企业往往走入这样的误区:降低成本的同时把产品质量也降下来了。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就下降,顾客需求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售价更低,利润也降低,市场大面积地丢失。

在我看来,成本控制更应理解为(采购、制造、销售、管理、财务五项)费用控制,降低成本必须在确保品质或品质有所提升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必然以退出市场作为代价。

很多企业盲目抢占市场,成本控制落后,而主动挑起价格战,那是找死!成本控制落后而跟随降价,只是等死!成本控制领先的主动价格战,则可置对手于死地!

一个产品如果不加创新的话,从长期看销量是下降的。企业为提升销量,下调价格的同时,也下调了质量。虽然,短期来看,销量反而提升,因为市场反应是滞后的,顾客会一如既往认定品质没有降低。但是,没多久销量就会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比原来还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顾客不会继续重复上当。不仅如此,上过当的顾客还要四处宣传,使产品的口碑变差。所以,企业打一次价格战,短期销量上升是以长期销量下滑为代价的,是在贴现未来的利润。这种简单的价格战是找死,出口还要被人冠以“倾销”的罪名。

一些企业在销量下降的时候,想起上次刚降价销量的高,便进行第二轮的价格战,结果就是同样的悲剧继续重演。销量短期上升,但持续时间没有上次持久,幅度也没有上次大,下跌却比上次迅速。结果产品品质、价格、销量、市场地位不断下降。

在低利化时代,看一个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如何,更多的是注重同一时期的品质与价格指标,而不是简单地看市场占有率指标。企业应该提高内部人员素质,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管理成本。企业成本低于本时,相对获利能力也就更强,而企业把节省下来的成本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从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目标的统一:企业希望成本低、质量高、利润高;消费者希望质量高、价格低。因此,效率意识是企业管理的第六意识。成本竞争的关键是提高效率,而并不是通过降工人工资、恶性竞争来降低成本。

[ 故事 ]

正大集团“从空气里赚钱”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谢国民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演讲,他讲:

作为商人要赚钱是天经地义的,正大集团要赚钱也是天经地义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赚不赚钱,而是在于赚谁的钱。正大集团从来不向他的客户赚取一分钱,只向空气赚钱。空气里飘的都是钱,有的人根本看不到空气里的钱,有的人即使看到也从来抓不住,有的人随手抓来都是钱。抓到钱的人从来不会首先放进自己的腰包,他首先分给跟他相关的所有人,最后分不出去的那一点心安理得地放进自己的腰包。

正大集团以全球市场为正大的市场,以全球资源为正大的资源,以全球人才为正大的人才。我们首先是看顾客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去帮他,然后根据顾客的要求去采购先进技术、管理、人才,把最适合顾客的东西造出来交给顾客,让顾客所得到的实惠最多,所付出的成本最低。这样顾客得到了好处,自然喜欢我们,我们也得到了我们应该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