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尚COSMO
Hey girls,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这里有最潮的穿搭,最美的女神,最流行的美妆术和最先进的时尚态度。如果你们想加入COSMOgirl俱乐部,请在后台留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时尚中文网  ·  品牌老化Columbia持续低迷 ... ·  昨天  
物道  ·  男人的体面,就是在「脸面」! ·  昨天  
无时尚中文网  ·  安德玛销售继续下滑 裁员降成本仍难扭转亏损 ... ·  3 天前  
LADYMAX  ·  ​深度 | Gucci一段必走的弯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尚COSMO

TA们说丨好莱坞的反性侵运动反转了?

时尚COSMO  · 公众号  · 时尚  · 2018-04-29 20:12

正文


所以,轰轰烈烈的#MeToo改变了什么?



不久之前,第102届普利策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其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被授予《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因为他们共同揭露报道了好莱坞和世界其他领域的性丑闻。



对于这样的结果,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因为最近半年,好莱坞刮起了一场“飓风”,每个人都不能幸免。要么,你像霉霉一样勇于公开自己被性侵的黑历史,被公众同情安慰;要么,就像《纸牌屋》中的“下木总统”凯文-史派西一样,被翻出性侵旧账,被迫人间蒸发,滚出好莱坞。但对于更多的非当事人而言,他们也不能事不关己,因为反性侵运动#MeToo在召唤他们。



《时代周刊》将反性侵运动的主角们作为“年度人物”,霉霉赫然其中。加之这场飓风过后重新洗牌的好莱坞格局,这些种种都印证着这场反性侵运动拿下普利策奖的必然。



在三位获奖人中,除了最先发布报道来自《纽约时报》的约迪-坎特和梅根-图黑尔外,最令人备受关注的便是NBC新闻记者罗南-法罗。因为他有着另一个身份——伍迪-艾伦的儿子。



早在文章发布之初,罗南的身份就被媒体不断提及,不断强调。16岁考入耶鲁法学院,21岁成为律师,服务过奥巴马的外交体系,担任过希拉里的特别顾问,甚至还被选为“全球最性感的男人”之一。



相比如此开挂的励志人生,人们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罗南的家庭,特别是姐姐蒂伦-法罗对养父伍迪-艾伦性侵的指控。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罗南没有好莱坞星二代的身份,或许这篇性侵事件的文章就不会公之于众。即使连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根本不会发表,更不要说得奖了”。就像同样获得普利策奖的约迪-坎特和梅根-图黑尔所说,哈维的性侵行为在好莱坞是公开的秘密,尽管很多人做过同样的报道,但从未引起飓风。2012年,《纽约客》的一位记者也做过深入报道,但出于安全原因而没有公开站出来。



即使是两篇获奖文章,他们的发布也是充满波折。之所以身为NBC记者的罗南要在《纽约客》上发表文章,是因为NBC旗下真人秀《天桥骄子》的制片人正是韦恩斯坦。因此,NBC曾以“证据不充分”为由,拒绝了罗南的文章。



而《纽约时报》也并不光彩,在文章发布后,就有记者吐槽自己早前撰写过对于韦恩斯坦性侵的调查报告,但在发布后被《纽约时报》修改的面目全非。



在罗南的文章发布后不久,他又在《纽约客》上发布了另一篇文章,描述哈维为了阻止报道,雇佣私家侦探和间谍调查自己,希望通过发现丑闻让他收手。然而,父母之间对于抚养权的争夺,姐姐对于养父的性侵指控,让罗南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正如他说,自己早已被媒体消费得精光。



换言之,如果没有罗南孤注一掷的参与,《纽约时报》的两名记者能否单独顶住压力,继续对于韦恩斯坦的控诉,而不被报社所阻挠?在很多人看来,罗南非同凡响的家庭背景和他在好莱坞的人脉,大大增加了这次报道的胜算,这样的优势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专享。



报道公布后,明星们蜂拥而至讲述自己的性侵经历,“大表姐”珍妮佛-劳伦斯这样描述:“我在走廊里,突然被制作人打了屁股,但我没敢讲话,因为我害怕我的‘异见’会让我‘永不录用’。”



手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的瑞思-威瑟斯彭,也在活动中坦言在16岁时被一名导演性侵的经历。



霉霉也站出来讲述自己在电台录制节目时,受到了DJ的性侵。



早在之前,就有非主流媒体揭露过韦恩斯坦的种种罪行,然而,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之所以这一次会演变成一场飓风,和明星们的站台与声援绝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样的报道,不同的结果。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对于真相的追求,变的则是明星们从唯唯诺诺到勇敢站出力挺的态度转换。一方面,明星们因为好莱坞的权势遭受性侵的困扰,可换言之,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名气影响着真相的最终呈现。看似充满正义感的反性侵运动,多多少少依旧是好莱坞“权利的游戏”。



人们常说“结果导向”,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如果这场轰轰烈烈的风暴能真的改变受到性侵者的命运,那么也是众望所归的大团圆结局。然而,如今的好莱坞到底发生了?


3月,曾经制造了《国王的演讲》,《莎翁情史》和《英国病人》等等一系列大片的韦恩斯坦影业宣布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随后又峰回路转,以5亿美金的价格售出,并声称以后内部成员将以女性为主。



揭秘韦恩斯坦性侵丑闻的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布拉德-皮特的影视公司Plan B将会参与制作。#metoo,最终还是被好莱坞成功消费。



已经成立十年的凯文-史派西基金正式在英国宣告关闭,这个由他本人于2008年成立的基金,原本一直致力于鼓励追求艺术的年轻人。如今,他们可能要另寻资助了。



不出意外的话,伍迪-艾伦的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会在今年放映。不过,主演葛瑞芬-纽曼、蒂莫西-柴勒梅德和丽贝卡-豪尔纷纷表示“后悔演了这部电影”,而且还将片酬悉数捐给女权组织。



然而,伍迪-艾伦的性侵事件早在2014年就被公开,而以上这些艺人中,有些是在事件曝光后选择和他进行合作的。如果没有#metoo的影响,这样的声明还会公之于众吗?



对于性侵风暴本身,反对的声音也变得愈发洪亮。导演过《爱》和《白丝带》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公开批评如今好莱坞的反性骚扰运动,将它比作西方历史上的“猎巫”运动,并称这股风气正在“毒害”媒体氛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