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整合是近年的投资热点,这是投资界已经逐渐认识到的趋势。
但是相比较店商互联们的低调,京东刘强东还是维持了其一贯高调的做事风格。对于京东的“一号工程”新通路事业部来说,这也是难得的一个抢先跑马圈地的机会。
2016年3月4日,京东新通路事业部召开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品牌战略合作沟通会。本次沟通会在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大厦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饮料、洗涤洗化、日用百货等主要快消品行业的数百家品牌厂商。
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沈皓瑜在发言中解释,2015全年京东商城净收入同比增长78%的数据,反映了在线零售额高速增长的事实;然而线下零售额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仍占有超高的比重,尤其是在3到6线城市大众消费很多都还在社区“中小门店”中完成。
新通路的诞生,就是要让京东渗透这“最后一公里”,让京东成为3-6线城市大量中小门店的供货商、服务商,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换句话说,京东的线下布局相对于其强大的线上流量和品牌,仍旧显得比较薄弱,京东成立新通路事业部,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是到了派兵出击的时候。
不过,B2B快消品分销的蛋糕虽然好吃,但是能否吃得完,消化的了,仍旧存在变数,总体上业界也在探索中。
险峰长青也是店商互联的投资方之一,险峰的一位投资经理对《零售老板内参》
(微信ID:lslb168)
表示,目前从市场上已有的模式来看,无非是三种模式:
其一,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只做信息的撮合交易。
第二,与传统的线下大经销商合作,从他们那里进货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转销,成为经销商的经销商。
第三,即试图颠覆传统经销商,自己做一切,包括建立仓库。
这位经理指出,所有的变革大逻辑都类似,就是试图改变传统经销商层层加价的模式,缩短其中的商品流转层级,从而更多的让利给终端。同时,自己通过合并经销渠道,靠做大规模来获取最大的利润价值。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难点。难点在于,原来很多中间环节的存在,并非全无道理,其存在仍旧承担一定的功能作用。比如物流的仓储,转运、分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当你革命他们的时候,谁来代替这些功能?”所以,才会有人选择与大经销商共存的模式,讲共赢而非颠覆。
当然,或许京东自持有多年自建物流的基础,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
不过,除了店商互联,未来与京东加盟便利店相对应的大型品牌商,或许还有苏宁云商自建的苏宁小店。这两家永远的竞争对手,会有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市场的腹地,贴身捉对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