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4篇 ·  13 小时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4篇 ·  13 小时前  
历史与秩序  ·  云南旧影1938年,丽江古城保山腾冲 ·  昨天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美女与野兽:比基尼泳装和哥斯拉的不解之缘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3-22 10:33

正文


飞机升空,人类历史上最具爆炸性的试验开始!

嘀——嗒——嘀——嗒——还有十分钟……

投弹,投弹!

听吧,这就是十字路口行动!


1946年7月1日上午,全世界无线电听众都屏息关注着一个太平洋上的环礁,前线记者正在报道一场美国核试验。电波里传来刺耳的噪音,水面上升起闪耀蓝光的蘑菇云。那一刻,人们无法预见, 日后风靡全球的性感泳衣与日本怪兽将在此地结缘


核弹在半空爆炸后,引发巨大蘑菇云





这场万众瞩目的核试验,代号 “十字路口行动” ,源自美军和公众对原子弹的担忧,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类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广岛长崎核爆过后,原子弹的威力成为民众的热议话题,军方同样急需探知核武器能否对海军舰队造成致命打击。


1946年初,美国决定在太平洋上的 比基尼环礁进行一场核试验 ,海军挑选了95艘各式军舰作为靶子。一声巨响后,5艘舰陆续沉没,14艘严重受损。海军认为这一结果尚可接受,围观者则大多震惊于其巨大杀伤力。


比基尼环礁核试验引发的新闻热潮迅速传至千里之外, 巴黎设计师路易·雷尔德敏锐地抓住了商机 。当时,他醉心于发明前卫泳衣款式,用两片三角布料覆盖胸部,大胆展现女性的肌肤和体态。这种前沿设计可能引发巨大争议,对此雷尔德心知肚明。


路易·雷尔德


他预言,新款泳衣的冲击力,不亚于一颗原子弹, 故而借用媒体热炒的核试验,将其命名为“比基尼” ,还雇佣了一位脱衣舞女郎担任模特。


由于太过暴露,比基尼泳衣问世后,虽然关注者甚众,购买者却寥寥。几年后,一些时尚选美大赛发掘了比基尼的价值,却让它卷入更大争议。教宗亲自出面谴责,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明令禁止,保守主义者直斥其“有伤风化”。


但是,爱美之心让比基尼注定不会被埋没。有“性感小猫”之称的碧姬·芭铎引领了一股比基尼风潮, 首部007电影《诺博士》把这股风潮推向了高峰


碧姬·芭铎身着比基尼出演《穿比基尼的姑娘》


片中,乌苏拉·安德斯扮演的邦女郎身穿白色比基尼在海边捡拾贝壳的场景,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一幕。有趣的是,影片关键时刻,邦德恰是将反派推入了核反应堆,比基尼与核元素神奇重逢。


詹姆斯·邦德和哈妮·莱德的扮演者


自此以后,比基尼不仅代表时尚,更逐渐演化为女性自由的象征,至今仍是流行文化里的重要角色。





虽有波折,但比基尼泳衣还算是蹭到了核试验热点的幸运儿。比基尼环礁附近的人与物,却大半不幸沦为受害者。


爆炸后,部分海军士兵奉命清理舰船,他们缺乏防辐射经验,仅穿日常工作服暴露在放射性环境之中。根据半个世纪的跟踪调查报告,这些人的死亡率上升6%,患上白血病和癌症的几率明显增加。


Able核试鸟瞰图


比他们更惨的是作为试验对象的动物。为了估测原子弹对活体生物的杀伤力,美军在舰船上放置了57只豚鼠、109只小鼠、146只猪、176只山羊和3030只白老鼠。监测数据表明, 10%的动物在爆炸之时当场毙命,15%的动物被辐射击伤 。一位科学家后来对媒体透露,幸存的动物回归实验室后,也大面积死亡。


为了平息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公众的怒气,美国捧红了一只标号311的小猪,它被关在靠近爆炸点的船上,却奇迹般生还。一本杂志将它在比基尼环礁的经历改编成儿童故事,向孩子们推广 “原子猪” 传奇,宣传这是“时代的寓言”。


结果,在它长成一只300磅重的母猪之际,研究者才发现了辐射后遗症——这只英雄母猪无法生育了。


311号原子猪


深受其害的还有比基尼环礁上的167位原住民。核试验之前,美国人连哄带骗,让他们迁居至附近岛屿。孰料,安置岛屿土地贫瘠, 比基尼人遭遇了饥荒


不久,他们又被送到吉利岛,但那里日常与大浪为伴,又缺乏渔场,比基尼人不愿从渔人变成农夫,发起了抗议。


比基尼人一度陷入饥荒边缘


美国一度答应资助他们重返故土,但在随后几十年的检测里,环礁土地仍残存放射性物质,无法耕作。如今,比基尼人得到了一笔较为丰厚的赔偿,却依然过着流浪在外的生活。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的遭遇,都敌不过膨胀的野心。美国核试验仍在继续,基地仍是比基尼环礁。


1946至1958年间,美军在比基尼环礁陆续进行了20多次核试验,主角也从原子弹升级为氢弹。其中最知名的一次,当属1954年3月1日引爆的 “喝彩城堡” 。然而,它的成名,源于一个估算错误和一场人道悲剧。


“喝彩城堡”核爆实验景象


众所周知,美苏争霸之中,核武器曾是前沿阵地。美国虽于1951年引爆了一颗威力远超原子弹的氢弹,但由于它需要笨重的制冷装置,飞机和导弹都无法搭载,所以只是徒有其表,不能用于实战。


到了1953年,反倒是苏联后来居上,引爆了一颗具有实用价值的“干式”氢弹,这让美国军方心急如焚,拼命加紧核试验步伐。


在此背景下,比基尼环礁核试验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但军方忙中出错,误估了重要核素锂-7的作用。科学家认为,锂-7是相对惰性的。


没想到,在真实爆炸里,锂-7受到中子轰击后发生强烈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使得“喝彩城堡”的当量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吨,相当于1000颗在广岛投下的“小男孩”,在地面留下了一个直径为1.2英里的大洞。在核试验历史里,它的威力仅次于一年之后引爆的“沙皇炸弹”。


美国军方原本清空了附近海域,但“喝彩城堡”辐射范围远超预期,许多海上作业的渔船和周边岛民受到波及。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正在此前划定的危险海域边缘捕捞金枪鱼,爆炸后的几小时,他们暴露于放射性“死灰”之下, 立刻出现了急性辐射综合征——灼烧感和恶心袭来 ,23名船员有了头痛和呕吐的症状。船只日夜兼程赶回位于静冈县烧津的母港,仍未能摆脱厄运。


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





经历漫长救治后,第五福龙丸的大多数船员转危为安,但刚过不惑之年的无线电通讯长久保山爱吉死于肝硬化,成为又一位核武器的罹难者。



继广岛和长崎之后,日本第三次遭遇核武器伤害,一时间民怨沸腾。市民发起反核运动,一向徘徊在政治之外的妇女也充当了急先锋。


原来,金枪鱼是日本人的重要食材。第五福龙丸归港不久,船上的金枪鱼就流入了市场。待人们得知真相,已是覆水难收。政府进行了紧急检测,但仍有部分“原子金枪鱼”不知去向。日本社会陷入恐慌,不时有店铺因为被疑使用辐射超标的食材而被迫关门歇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