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之前古典讲过一个他朋友的故事:这个朋友是个奇人,18岁开始写小说,梦想着成为一个电影人,有一天,他们坐在北京的一个池塘边欣赏荷花,这个朋友突发奇想“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荷塘”,古典说:“你老家不是有块地吗?用不了几天就能挖出一个荷塘来。”他一下愣住了,然后反应过来说:“那不行,回了老家,就不能像北京这么容易看到电影、话剧、文化展什么的了。”
你看,我们总是会忘记最重要的东西,转而羡慕那些看上去很好,但其实不是核心的东西,这就是人的贪念。怎么办呢?首先,你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排个序——对于这个朋友,电影比荷塘重要,吃饭比电影重要。所以,他应该先工作赚钱吃饭,剩下的时间做电影,对吗?
很多职场人的迷茫,大多都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其实跟你的价值观有关。也许你做过各种关于价值观的测评,然后呢?过一周又忘了吧!如果你也做过这样的测评,请你现在告诉我,你的价值观是什么?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
价值观是内心对于价值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间、资源都有限,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就是价值观。 就好像指纹不同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个人有了孩子,常常会把价值观成就感转为稳定,这个时候她的注意力就从“再冒一次险”变为“稳定地收入,少加班”。
1. 决定职业满意度
调查显示,对于职业满意度最大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钱,而是职业价值观的满足程度。
对于 实习阶段 的人来说,拿多少钱不要紧,开阔眼界最重要,因为此时 可能性 是他的核心价值;
对于 职业发展前期 的人来说, 发展速度 是他的核心价值,钱多钱少也不那么重要;
而对于有个孩子,还背着房贷的 中年人 ,稳定的收入 也许成为了他最看重的;
等到家庭稳定 ,经济放宽, 实现自身价值 ,做点有意义的事又成了他新的核心价值观。
2. 做好人生重大决策
28岁的A先生过年后面临一个抉择:
家里人帮他在老家谋了个职位:离家更近,能照顾父母,小城市也稳定宜居;可是三线城市机会不多,没啥变化。原来的工作在五道口,宇宙中心精彩纷呈,机会不断,但是压力挑战巨大,没法顾及家人。他该怎么选?
他把问题贴到网上,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个几千字的建议帖,但他们都有一句不说的潜台词“如果我是你”。可事实上,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是你。
决策的核心是——在这个人生阶段,你把“家庭生活”和“人生可能”哪个看得更重要?这又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背后还是你的价值观——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才能做好人生重大决策。
3. 成为高手,让人生有意义
有一点是很少有人提到的——价值观清晰的人更容易成为高手。
十年定律、一万小时定律中都提到—— 卓越的技能源于长时间的持续刻意练习。 但是在一个这么多诱惑和机会的时代,为什么能苦苦守着一个领域做到极致? 兴趣让你入门,长期驱动你的就是价值观。
褚时健75岁种橙子,不可能是冲着种橙子高手去的。驱动他的是他特朴素的价值观——活着,就得干事;干事,就要干好。
1.删减法
13项职业价值观(对舒伯的15项价值观做了调整):
① 利他主义
② 美感
③ 智力刺激
④ 成就感
⑤ 独立性
⑥ 声望地位
⑦ 管理
⑧ 经济报酬
⑨ 社会交往
⑩ 舒适(环境)
⑪ 安全感
⑫ 人际交往
⑬ 追求新意
步骤:
需要一段让自己相对平静和不被打扰的时间,大概5分钟。
开始做价值观练习。先从上面13项价值观中选出对于自己最重要的8个。
然后在8个中间删除3个(不是选出5个,而是删除3个,注意——假如你删除了“薪酬福利”,则意味着你永远无法在这个选项上满意了;你可以反复体验这个感受。)
然后继续删除1个,留下4个。
再删除1个,留下3个。
最后将这3个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这就是你的职业核心价值观。
尝试清晰地表述它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并用这三个价值观给当前的工作打个分(满分10分)。
比如:
美感——我期待这份工作中,有能够体现我的审美能力的部分:8分
成就感——做这份工作能够让我有成就感:7分
追求新意——这份工作是不断需要创新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复的:7分
2.测评法
如果你想测评一下自己的价值观,或者借助测评选择出自己的职业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
关注生涯研习社,回复“价值观”即可获取测评!
很简单,当你做一个选择或者决策时,你会把这个点作为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它就是你真实的价值观了。比如,当你找工作时,你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企业的文化适不适合自己,环境舒不舒适?那么“环境舒适”就是你很重要的价值观了!
最后,我还想教你一个,可以帮助别人找到真实价值观的方法,这个方法,从一个问题出发“你想要什么”,比如:
Q:你想要什么?
A:我想要1000万。
Q:如果你已经有了1000万,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我会买一座大房子给我老婆。
Q:如果你老婆住进了大房子,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这样
A:我就觉得对她有交代了,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不上班,天天在家看书。
Q:如果你能天天在家看书,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那样我会慢慢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Q:如果那样呢?
A:那样已经很好了,我不想有什么改变了,我就希望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当你这样追问到最后,总会发现对话指向某个让人觉得“这样就可以了”的状态。这就是他的真实的价值观了。
不知道这篇文章有没有让你找到真正在乎的价值观?你每天那么努力地工作,总该知道是为了什么,才不辜负你付出的努力,不是吗?!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由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团队倾心打造,崇尚用科学靠谱的方法思考职业发展,在这里你会找到关于职业困惑的所有答案。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