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智元
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Grunty:基于Claude的电脑控制A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Documind:一个开源平台,利用人工智 ... ·  4 天前  
宝玉xp  ·  回复@北座北座:在Composer(CMD+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智元

【警惕AI鸿沟】杨静:人工智能鸿沟或将割裂世界

新智元  · 公众号  · AI  · 2017-07-18 08:58

正文

1新智元推荐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杨静

 

【新智元导读】环球时报刊登了新智元创始人杨静的评论文章《人工智能鸿沟或将割裂世界》。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将颠覆世界经济、军事、政治的既有格局,也会在智能化国家与非智能化国家之间拉开越来越难以追赶的鸿沟,特别值得引起战略全局关注。



今天,环球时报刊登了新智元创始人杨静的评论文章《人工智能鸿沟或将割裂世界》。文章在最后表示,中国需要在全球体系内建设技术与市场开放生态,扶持与包容更多战略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让AI技术造福更多国家,惠及人类的大多数。


以下是文章全文:


人工智能鸿沟或将割裂世界


近日,《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活动,他认为99%的人类最终将成为无用阶层,而世界上1%的人未来将成为掌控算法、通过生物技术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单个国家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国家也会分化——有的国家会从人工智能中获益,变得更加繁荣富裕,而有的国家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在天津的世界智能大会上,科技部万钢部长则透露,我国即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规划,力争使之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将颠覆世界经济、军事、政治的既有格局,也会在智能化国家与非智能化国家之间拉开越来越难以追赶的鸿沟,特别值得引起战略全局关注。


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主要是由大数据、超算力和深度学习云平台服务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所驱动。美国、中国在全球市值排行前列的IT巨头在攫取AI红利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连人工智能科研与学术领域,也会由中美两国担任先驱。


在军事战备与太空探索层面,美国也逐渐趋向企业主导。最典型的例子,是马斯克的SpaceX对NASA的替代。美国的E级超算以及类脑芯片、量子计算等项目也是直接发包给IBM、微软、英特尔和英伟达等民营企业;跟美国军方渊源甚深的波士顿动力也被软银收购。军民融合,以企业为主导,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趋势。


埃森哲研究显示,到2035年,AI有望将企业盈利能力提升38%,12个经济体的16个行业的经济增长值将达14万亿美元。据世界银行报告,2015年全球GDP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占比24%,中国,GDP总量占比约15%。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集约化、企业化、市场化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全球战略资源与经济增长向美中两国特大企业的聚集与爆发。


麦肯锡最新调查发现,AI投资地域高度集中:2016年,美国吸引了大约66%的外部投资(包括VC,PE和并购活动),中国17%排名第二,虽然比美国少得多,但增长很快。旧金山湾区和硅谷形成全球最大也最重要的AI生态系统,2016年这两个地区吸引了全球40%的外部投资。波士顿和纽约也吸引了大量AI投资。北京和深圳则形成两个强大的中国AI技术生态系统。在欧洲,目前唯一强大的AI生态系统在伦敦,但欧洲其他地区可能在未来几年出现充满活力的AI生态系统,2016年在德国、法国和北欧地区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创业企业和VC投资。


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不能再用传统的地缘政治眼光进行分析观察,而必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指数化发展的动态前瞻。未来军事战争,深度学习指挥控制系统“大脑”与无人作战平台将逐渐取代人类军队,无人驾驶的车联网与智能物流系统将取代快递公司和共享车系统。在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大脑”、智能终端与物联网通讯三大体系内,传统的第三世界国家或许将不占有任何优势,人力资源可能不再是资源而是国家经济的负债项。互联网+时代所造成的信息鸿沟,可能将急剧裂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AI鸿沟,结果可能不仅是隔绝的大陆,而是几个技术天堂和大面积充斥“无用阶层”的地狱。


中国在人工智能+开启的前夜,固然拥有大量技术人才和领先世界的互联网、大数据企业,政策扶持的力度也领先全球。但仍需谨防美国在AI生态系统的争夺上,与中国走向对立面,采取封锁围堵甚至对抗战略。中国需要在全球体系内建设技术与市场开放生态,扶持与包容更多战略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让AI技术造福更多国家,惠及人类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