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即可观看本期视频
据说若是到了广州,就一定不能错过黄埔军校。尽管时至今日,黄埔军校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但黄埔精神却不曾磨灭。此行,就让我们随着冯叔的步伐,走进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嘉宾丨黎启义
黄埔文史爱好者
冯叔:据说国民党在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就决定要办这个学校,由蒋介石担任筹备委员长开始到军校开学,大概只用了半年时间。黄埔军校最多的时候有 9 个分校,虽然本校只存续了 6 年时间,但它前后一共培养了大概十五六万人,因为学员学习的时间都非常短,以三五个月为主。
黎启义:是的,国民党「一大」在 1924 年 1 月 20 日召开,1 月 30 日结束,散会以后,所有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都成了军校招生委员会的委员,都要推荐人员。
冯叔:黄埔军校的招生体系决定了这个学校都是三民主义的信徒,同时也是国民革命的中流砥柱,我知道毛泽东推荐了他弟弟。
黎启义:对,蒋先云(「黄埔三杰」之首,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党员之一)也是毛泽东推荐的。孙中山推荐了 4 个人,都被录取了,其中一个叫容有略,后来成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当时军校第一期招了四百多人,大概花了半年时间。
冯叔:因为他们在招生的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价值观上的一致,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推荐的同时,还要有人担保,再加上考试层层筛选,所以第一期的学员基本上都跟国民革命的核心人物有关系,也是未来事业的核心骨干。那这个学校收学费吗?
黎启义:不收学费。当时的政府也很困难,虽然拨了一些钱下来,但是远远不够用。原本孙中山创办军校,是想投靠英美,由他们来支持,结果落空了。这个时候苏联人看上了这个空档,就见缝插针插了进来,前后投入了几百万,学生的吃、住,包括服装都全免。
冯叔: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来的人,是不用交学费的。当时的招生条件之一,就是要学员有初中文化,在那个时候,初中文化就很牛逼了。为什么后来黄埔军校的学生有很好的发展?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是极有文化的人,这保证了他们有对先进事物的学习领悟能力和判断力,也就是说他们的潜力非常大。
▼
「拉兄弟一把」的黄埔情义
冯叔:黄埔军校是一所传奇的教育机构。一个教育机构居然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而且起了决定历史,甚至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它影响了中国近代 100 年的历史,在这当中发生的所有故事的主角,都是先后从这个学校出场的。
黎启义:大革命时期,军校录取了十几个湖南的学生,当时他们约定在长沙车站集中上车,结果一清点人数,就缺了李默庵(被誉为「国民党军中的游击战人才」)。
其他人都上车了,陈庚(「黄埔三杰」之一,是三杰中名气最大的共和国大将)就急了,跑到车门边张望,发现李默庵还站着,就喊「你快过来」,李默庵赶紧跑过去,陈庚伸出手来拉着他,一使劲就把他拖了上来——这是「拉兄弟一把」。
胡宗南(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和贺衷寒(「黄埔三杰」之一,长期主掌国民政府情报系统)考上了第一期,贺衷寒要转船才能够坐到广州。
当时大船已经鸣笛了,贺衷寒还在小艇上,胡宗南就吼「是不是到黄埔军校去的」,贺衷寒说「是啊」,于是小船靠近大船的时候,胡宗南就伸出手把贺衷寒拉到了大船上,他们也说了一句话:「拉兄弟一把。」
在电影《南征北战》里,有个李军长和张军长,据说李军长是以李仙洲为原形,张军长则是以张灵甫为原形的。电影中,国民党的军队被我们共产党包围了,冲不出去,李军长声嘶力竭地对着张军长喊:「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
冯叔说
为什么这个学校在环境动荡、经费也很紧张的情况下,还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这么多人才,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这是我来到这儿最想搞清楚的一件事。
我梳理了一下,终于找到了重要答案:之前,孙中山屡次起义,屡次发动革命,但是受制于军阀和当时社会的情势,都失败了,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军事上的弱势,所以他要采取一个措施,来支撑他的三民主义和国民革命。
孙中山在 1921 年时,跟苏联人正式达成「办军校、建革命军」的共识,军队一开始叫「党军」,就是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军校在领导架构上,最主要的 3 个领导人是总理、校长,还有党代表廖仲恺。所以一开始,学校就在党的领导之下,大家都知道,周恩来还做过它的政治部主任。
国民革命的思想指导,加上借鉴了苏联学校的模式,才保证了这个军校的高度凝聚力。再加上这种通过层层推荐、担保的招生方法,以及免费、集中、短性的学习,决定了黄埔学生最后能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坚力量,从而演化出中国革命的史诗。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孙中山专门挂出这个对联,因为它很好地反映了黄埔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咱们在这儿是来闹革命的,不是来升官发财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才能保证后来的学生继承了这种理念,成为整个事业的发动力量。
对创业者来说,一个事业的价值,取决于它是被人们的价值观驱动,还是被利益驱动,只有前者,才会有力量。使命的驱动、价值观的引导,再加上个人的修为、朋友的支持等,只有把这些事情充分结合在一起,最后再有幸赶上历史的机遇,事业才能够成功。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视频
编辑|咸鱼王 主编|寿佳茵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