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闻要参
以小观大把握财经脉动,见微知著了悟商业潮向,获取财富,圆梦人生,回馈社会。高端、有料、诙谐、独立、深入、浅出。趋势投资者必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财经  ·  《哪吒2》,全球TOP29!被偷票房损失几千 ... ·  昨天  
央视财经  ·  太火爆!售罄!一票难求!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图一申万绩优股指数21年见顶之后就一路下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闻要参

最坑害孩子的三碗鸡汤,80%家庭已中招!你还在喝?

财闻要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10-01 22:17

正文

来源:妈妈手册

ID:jqfans


教育毒鸡汤堪比毒药,看起来道理满满,饮下去就是“砒霜”,家长们如果信了这些毒鸡汤,对孩子教育有害无益。


不少父母的朋友圈里,一定读过 “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个孩子都会成功” 诸如此类的鸡汤文章。


很多父母表示觉得文章写得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时也会这么做。


你以为这是“鸡汤”,高高兴兴的喝下去就能充满正能量。 但其实如果不加分辨、生搬硬套,按这样的观点去教育孩子,只会酿成大错。


来一起看看微信朋友圈的三碗育儿“毒鸡汤”,家长们看看自己喝过了吗?


1

第一碗:快乐教育


最近几年,中国的初等教育开始被快乐教育大洗脑。


小学好轻松,四点半就皆大欢喜地放学了。 减轻书包重量,家庭作业少些,多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


孩子要时常表扬,尽量不要批评。不能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样的教育看起来真的很理想。


但是,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痛苦的 为什么?


因为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


一位老教育家曾经这么反对过素质教育:


“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难度。


这点难度都接受不了,孩子们将来还能干点啥?


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


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


也许你会说,你看人家国外教育也是让孩子早早放学,也没见老师在骂学生和体罚学生。


可你只看到人家四点放学,平民家小孩高兴地玩儿去了。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却在付出额外的金钱、精力购买教育,学乐器、学外语,以此作为大学精英教育的敲门砖。



那些以欧美教育为范本,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人只看到人家快乐,背后的机制却没考虑过。


看看日本教育、看看韩国高考,再看看欧美精英们提前学大学课程,说国外教育轻松的,绝对是没经过调查的乱放厥词。


2

第二碗:释放孩子天性


这几年“熊孩子”一词大热,只要一谈到熊孩子,肯定每个人都会说一番血泪史。


但是熊孩子是怎么来的?说得直接一点,都是父母惯出来的。还美其名曰:


“释放孩子天性。”


但是, 我们不能把“释放天性”当做你孩子粗鲁没教养的借口 除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会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基本底线。


既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就必须遵守社会准则。一味放纵自由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自由永远是和规则伴随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教养,该教就得教。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教,那么等到他进入社会时,你指望谁来宽容他?


教养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线,往高层次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是替人着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孩子有权利活泼,周围人也有权利享受安静、舒适和不被打扰的旅程。一个把天性凌驾在社会规则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该醒醒了。


3

第三碗:成功和学历无关


家长们还常喝这样一碗鸡汤,大学生都在给初中同学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


所以,学历高没用,将来还不是要给人打工。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没准将来总会成为管理界的奇才。

我们来做道算术题,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前者是不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反比,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