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以色列人的德性!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6-14 22:57

正文

各位,我是太守。

01

2024年6月8日,以色列用打死打伤巴勒斯坦近千人的成绩,成功营救出了4名以色列人质。
对此,外界评论不一。
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关键就在于看问题的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之上。
如果站在以色列和某些西方国家立场上,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先进群体对落后群体的巨大胜利。 因为在他们眼里4个以色列人的价值远大于其他1000人。
而如果站在历史、道德和人性的立场上,这场奇袭是否值得被歌颂和赞扬应该保持最基本的质疑。
02
以色列解救人质之后,舆论却忽然把矛头指向中国。
就因为中国没有对以色列的奇袭唱赞歌。
这次被解救的4名人质中有一名叫诺亚的女性。她的母亲是原来是中国人后来嫁到以色列并加入以色列国籍。
但这次诺亚被成功解救之后,中国媒体没有为之欢呼雀跃,这一点就成了中国人的错。
有自称“很了解中国人”的以色列人在网上开始炒作这件事情,不但指责中国人对以色列这次营救“冷漠”,还旧事重提说当时诺亚母亲向中国求救被中国人冷淡忽略了。
看到这些“分析”,就确定这个人显然并不了解中国人。
尽管都能理解一个母亲救女心切,但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喜欢她母亲那句话:
“虽然我是加入了以色列国籍,但你们中国人就不帮我了吗?”
让人质疑,这样说话的人又是什么德性呢?
当然,他这一招很是奏效。
在他发帖之后,很多以色列人开始对中国进行言语攻击。
他们不但说中国人对人命不感兴趣,只对钱感兴趣。
还污蔑中国是“屠杀穆斯林最多的国家”。
还有不少以色列人开始各种诅咒和谩骂。
每个国家都有键盘侠和无脑喷子。面对这些无脑喷或许还可以一笑而过,因为这些言论根本不值一驳。
但有些极右言论却让人看得很是气愤。
因为 他们开始就一些现实问题攻击中国,并说出一些具有煽动性和威胁意味的话语。
更过分的言论还有!
不知道国内那些支持以色列的人,看到下面这条言论又有什么感想呢?
就因为没有为以色列人的营救行动叫好,就开始要对中国人进行网曝么?
03
总感觉以色列带着一种唯我独尊的傲慢。只要你不认同我,不支持我,你就是我的敌人。
就因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表明态度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以色列就怀恨在心。
2023年10月18日,也就是这一轮巴以冲突进行的第十三天,以色列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审议人权问题时,借新疆问题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
就因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没有赞成那个偏袒以色列的停火协议,他们就开始污蔑中国给哈马斯提供了武器, 并声称要把中国“视为对手”。
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以色列也要插一手。
近些年来,他们不仅派高层官员访问台湾,还向台军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和技术支持,并频繁进行军事合作和交流。
不同意我的意见,不帮我,不对我进行认可你就是我的敌人。
这个逻辑怎么看都和美国如出一辙。
而这种强势至极、唯我独尊又忘恩负义的德性真的很不受人待见。
04
犹太人的聪明是有名的,但他们的无情却同样显著。他们似乎只关心自身利益,很容易忘记那些曾经伸出援手的人们。
2024年5月5日,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活动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发表了一席令人震惊的言论:
他说二战时期犹太人未得到任何国家的帮助。
这话说给谁听呢?
如果没有帮助过他们,那上海保留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中国,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和个人都实实在在帮助过犹太人。
比如收容了100多万犹太人的苏联,又比如凭一己之力救了1200多犹太人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
这些国家和人都被他们一口否定,一点点都想都想不起来了?
最悲惨的是那个曾经散尽上亿家财,冒着生命危险救了1200多犹太人的奥斯卡·辛德勒。
他因为拯救犹太人亏空巨大,在战后陷入巨大经济困境。
但当他请求那些被他救的犹太人施以援手时却没有几个犹太人愿意出手帮他。 最终那么多受过帮助的犹太人基于道德的压力才凑了1.6万美元打发他。
但这点钱显然不足以弥补辛德勒的全部损失,更不足以帮他恢复正常生意和生活,于是,他只好回到德国讨生活。
但因为他之前帮助过犹太人,被德国人视为叛徒,人们处处排挤他,还讽刺他是“亲吻犹太人的猪”,无奈的辛德勒只能靠领取微薄的救济金度日,并最终在穷困潦倒中死亡。
这又是什么德性呢?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05
很多人共情以色列,是因为有一个执念:
以色列之所以会屠杀巴勒斯坦人,难道不是因为哈马斯先动的手?
很多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什么,而不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仅仅是事实的一部分。
假如一个人只能从电视机里看到相关信息,那么而他们能看到什么,仅仅 取决于他什么时候打开电视。
如果 他在 1946年2月3日打开电视机,他看到的就可能看到的是中国人在通化残忍镇压了日本人 (通化事件,又称“ 二·三事件 ”。1946年2月3日,安东省通化万余旧日本军人在国民党策动下进行武装暴动。由于东北民主联军事先掌握情报,控制了内应分子,端除了国民党暴动指挥部,以1000余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疯狂反扑,打死暴乱分子4000余人,其中日本人3000多人)
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得出结论,认定是中国人先动的手,却不愿相信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更多背景。
一个人可以不用目光深邃长远,但也不能如此短视肤浅。
关于如何看待巴以问题,我很喜欢 外长说的那句话:
中方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
我们并不是要单纯支持谁或者否定谁,而是要系地坎问题的本质,要站在历史、和平和良知的立场上去臧否时事。
06
时至今日,以色列人都在强调自己是在维护国家利益,都在强调巴勒斯坦人带来的麻烦和损失。
开战以来,以色列强调作战的目标之一是要把哈马斯“斩尽杀绝”。为实现这一目标甚至声称不惜彻底摧毁聚集了二百多万平民的加沙。
但事实上,以色列如果继续以 这样蔑视的态度和杀戮的方式对待巴勒斯坦人,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斩尽杀绝”哈马斯。
因为,每一个在以色列的轰炸中幸存下来的巴勒斯坦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哈马斯武装分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