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
• 2004年,曲妥珠单抗作为新辅助化疗(NACT)的一部分在III期随机临床试验中首次引入,显示了曲妥珠单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显著效果。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发现,包括将曲妥珠单抗与多西他赛联合使用。
• 一项试验评估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阿霉素。在一项II期试验中,招募了50名II或III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给予6个周期的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加上多西他赛和曲妥珠单抗。总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和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8.0%(95% CI, 33.7%–62.6%)和84.0%(95% CI, 70.9%–92.8%)。
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
• 紫杉醇是第一个被发现与微管蛋白聚合体相互作用的药物,与微管紧密结合并稳定它们。
• 曲妥珠单抗加紫杉醇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可能增加治疗效果。
• TECHNO试验包括217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2厘米或炎性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4个3周周期的表柔比星加环磷酰胺,随后是4个3周周期的紫杉醇加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的完整治疗在手术后继续1年。达到pCR的患者3年无病生存(DFS)率(88% vs 73%, P = 0.1)和总生存(OS)率(96% vs 86%, P = 0.25)显著提高。观察到3.7%的患者出现心脏毒性。
• 近年来,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已被开发。在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中,纳入了29名HER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每位患者接受了4个周期的nab-PTX加曲妥珠单抗,随后是每3周一次的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4个周期。pCR率为74.0%。最常见的毒性是感觉神经病变(96.6%)。
德曲妥珠单抗:
• III期多中心试验得出结论,德曲妥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T-DM1,适用于之前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治疗的HER2阳性MBC患者。
• 基于德曲妥珠单抗在晚期/转移性环境中的有希望的结果,目前正在进行许多临床试验,以研究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
• Xu等人进行了基于临床试验的再分析,他们加强了在新辅助治疗策略中,德曲妥珠单抗在治疗HER2阳性癌症,特别是乳腺癌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结论。
• 正在进行的DESTINYBreast11试验评估了局部晚期或炎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德曲妥珠单抗的效果。
• 该试验比较了德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与德曲妥珠单抗后接紫杉醇和曲妥珠单抗加帕妥珠单抗(THP)或阿霉素和环磷酰胺(ddDC)后接THP的效果。
• SHAMROCK研究将研究HER2阳性EBC患者接受新辅助德曲妥珠单抗的效果。研究人员假设这种新的自适应试验设计将实现高pCR率,并避免不必要的毒性,同时还探索治疗的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