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调控通过调节必需基因表达,深刻影响癌细胞的命运及其在谱系之间切换的能力,从而塑造肿瘤异质性和治疗反应。
2025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高栋、
杨巍维及南京医科大学梁超共同通讯在
Cell Research
上在线发表题为
“
LKB1 inactivation promotes epigenetic remodeling-induced lineage plasticity and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
的研究论文。
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中,雄激素受体(AR)非依赖性谱系可塑性背后的复杂性仍不清楚,导致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利用人类和小鼠前列腺癌样本的单细胞RNA测序,结合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和多个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研究了AR非依赖性谱系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后人前列腺癌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肝激酶 B1(LKB1)通路失活与AR非依赖性之间的关联。LKB1失活导致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AR 非依赖性谱系可塑性和整体DNA低甲基化。重要的是,发现TET酶的药理学抑制和补充 S-腺苷甲硫氨酸可有效抑制AR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生长。
这些见解阐明了驱动AR非依赖性谱系可塑性的机制,并通过靶向AR非依赖性CRPC中的DNA低甲基化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