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查大肠经,敲揉“手三里穴”,点揉“合谷穴”。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探查肺经,敲揉“孔最穴”,点揉“鱼际穴”。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3.探查脾经,敲揉“地机穴”,点揉“太白穴”或“公孙穴”。
地机: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公孙: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4.“肾俞穴”拔罐15分钟,拔两天、歇一天,待黑紫颜色消失可停止。女性经期勿拔罐。
肾俞: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5.点揉“大横穴”“天枢穴”。
大横:脐中(神阙穴)旁开4寸处。
天枢:脐中旁开2寸。
习惯性便秘和便溏看似没有关联,可是很多人的大便是便秘与便溏夹杂进行,其实都是肠道功能异常惹的祸。
排便频率减少,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便秘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除了燥热内结,其他3种情况千万别用泻药一泻了之,一时痛快,却耗伤津液、元气,后患无穷。
燥热内结是指热结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伴有口臭、烦躁、舌红、脉数等症状。
气机郁滞由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致使大肠传导失职而成秘结,粪便不干燥,但排出困难,故又称为气秘。
津液不足常因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泻下伤阴等,致使大肠津亏失养,便行艰涩,故称为虚秘,老年人居多。
脾肾虚寒是指肾阳虚损,畏寒肢冷;或素有脾阳不足,又贪食寒凉,而致脾肾阳衰,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此为冷秘。
便溏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与腹泻不同,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本症与脾虚有直接的关系。
调理便秘、便溏要疏通脾经、大肠经,由于肺主肃降,保持肺经的通畅可以促进肺气的推动力量。“肾俞穴”拔罐有补肾的作用,以增加肠道的推动力量,点揉“天枢穴”“大横穴”的效果也不错。取嚏法可以协助肺气宣降,补充大肠的推动力,对调理气秘、虚秘有帮助。
取嚏法:将卫生纸旋转拧紧,做成两个3毫米左右粗细的纸捻,同时伸进鼻子里,轻轻刺激鼻腔黏膜,当发痒的时候取出,打了一个喷嚏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喷嚏没有为止。注意事项:打喷嚏的时候,一定要坐稳,站立时手要扶墙,以免腰部受损;如果喷嚏打不出来,说明身体正气不足,要请中医师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