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斗孤儿”?
▽
“格斗孤儿”事件
简单回溯:
在成都,有一家名为
“恩波格斗”的俱乐部
,这里
有一批未成年人在学艺
。很多都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等极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
不是父死母丧,就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还有父母吸毒又离异,
最终导致孩子无人看管。
这些孩子们早早辍学回家干起农活,吃不饱饭,后经人介绍来到恩波格斗俱乐部练习格斗。
有时,他们会代表俱乐部参加表演赛,
十来岁的孩子在铁笼中肉搏,外面围满了叫好鼓掌的成年看客。
MMA规则下的赤身肉搏显得格外残酷,
十字固、裸绞、断头台
,
这样的招式打在小孩身上拳拳到肉。
故
如此画面刺激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
当这件事爆出来时,
争议大到难以想象
,无数网民圣母心泛滥,
群情激愤,认定孩子们打得太过血腥,肯定是受了黑心商人的逼迫,
键盘侠们说:
“俱乐部利用未成年人赚钱!”
“小小年纪不读书以后出社会就是祸害”
“当地政府为什么不管这些孤儿?”
“最终的归宿是保安”
………………
一时间,强烈的
质疑和否定
涌向了恩波俱乐部和孩子们。
最终,大凉山州政府承受不住汹涌的舆论压力了。
于是,政府出面了。
政府顺应“舆情”,承诺会接回这些孩子
,
会发放救助金
(
每个月几百块吧
)
,会安排他们入学读书。
对于许多围观党来说,这貌似是个好结果啊。参与了这场“战争”的一些网民,更是要坐在屏幕前迎来高潮了:“看吧,这些孩子还是应该回家去,乖乖的,别打拳了啊。” 圣母心网民顿时觉得自己成了“高尚”的救世主。
然而,这并不是一切的结束,反而是另一个不幸的开始。
因为,许多孩子不愿意回去。
有的大凉山孤儿得知自己要离开这间俱乐部,忍不住泪流满面,声嘶力竭地不愿离开。还有的即使被遣返,还是会趁着监管人不注意,偷偷再跑回来。
他们不愿意走,因为这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
但是,这一次,汹涌的“民意”,却堵死了他们唯一的生路。
四川大凉山,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小编没有去过那里,却一次次在媒体笔下、在公益活动的宣传片里,震惊于那里的落后和贫穷。
大凉山什么最多?什么最难攻克?——
贫穷、毒品和艾滋。
不过,还是那句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啊
。
在事件发酵时,在几乎大部分网友都忙着骂人时,
记者王志安深入调查采访了恩波俱乐部,了解了这群“格斗孤儿”背后的故事。
在采访中,
小伍
吞吞吐吐的说起自己的故事。
他少年辍学,母亲因吸毒死亡,家里交不起学费,于是奶奶把他送来练武。
他始终记得母亲临终时讲的话,“
别像妈妈一样吸毒
”。
转眼在恩波俱乐部练了3年,他因为训练认真被选为少年队队长。
恩波认他做干儿子,常会带着他和师兄弟们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去饭店吃饭。
小伍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打进UFC,拿金腰带为国争光。
在说这番话时,他的眼光坚定,神情毅然,完全摆脱了同龄人的幼稚。
团队里还有一个叫阿杰的孩子
,父亲早世,母亲扔下他远走改嫁。临走时,姐姐求母亲带上哺乳期的妹妹,母亲却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在家乡凉山时,阿杰平素只能吃洋芋充饥,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骨瘦如材,被同学视为异类。
第一次被送来武馆,阿杰被惊掉了下巴,这里有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有水果蔬菜,还有那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
从来的第一刻起,阿杰就把这里当成了家。
记者问他:“要是有人把你强送回家怎么办?”
他说:“
就是把我带走,我回去后找我爸爸要钱,买一张车票,再跑回来!
”
他们喜欢这里,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这就是“格斗孤儿”们最真实的生活。
这群孩子真的是黑心商人的摇钱树吗?
风口浪尖上的恩波出来回应,他们原来就是和阿坝州政府合办的散打队,对外招收青少年运动员。
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凉山当地的基层官员(副乡长)就希望恩波能给村里的苦孩子提供帮助,后来俱乐部的学员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这些孩子会打一些表演赛,并非实战,完全是在可控范围内,没有危险。打这样的比赛不挣钱,俱乐部靠着其他其他收入,维持着正常运转。
恩波说:“
这里又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掠夺,更没有绑架。
”
“孩子们是失学以后到我这里来的,本人、监护人、包括乡村的民政干部自愿送到我这里来的。孩子们我养得好好的,格斗也好,还上文化课。
我觉得我没有错!
”
关于黑心商人圈钱的传说,不过是子虚乌有。
而“孩子遭利用后就会被一脚踢开”的传闻呢?
也许
苏木达尔基
是一个
最有说服力的选手
,
他就是从这家俱乐部走出来的“格斗孤儿”,并且拿过金腰带。
苏木达尔基坦言
:“
如果没有这一段经历,自己还不知道在哪个山地放羊放牛呢,不可能成为一名运动员,更不可能获得荣誉,过上体面的生活。”
多年的训练生涯,让他学会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也让他知道,要想在不公平的社会取得更加公平的待遇,只能靠自己去拼。
这对他,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