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
本周,国内5G商用持续推进,中国移动启动SPN大规模招标有望带动传输设备及光模块领域景气提升。中移动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强调夯实5G发展基础,推进5G+计划,推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轮”市场全面发展。华为云发布Welink,企业协作办公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重点推荐:华工科技、星网锐捷、金卡智能、数据港、移为通信、中际旭创等,建议关注:新易盛、海能达、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
中国移动启动2020~2021年SPN大规模集采,共145663端设备
本周中国移动采购网发布公告,启动2020年至2021年SPN设备新建部分集中采购,本次集采共设计28个省份及自治区,设备总规模达到145663端。我们认为本次中国移动SPN的大规模招标旨在为明年5G网络规模建设做准备,有望带动传输设备及上游光模块环节景气提升。重点推荐:华工科技,建议关注: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烽火通信等。
华为发布华为云Welink,企业协作办公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12月26日,华为在京发布了华为云Welink,该产品可以实现“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的全场景智能办公,令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实现协作办公。发布会上华为还携手合作伙伴成立了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我们认为协同办公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当前协同办公走向软硬件结合、多场景覆盖,开放性以及构建更为广阔的生态圈成为企业协同发展趋势之一。建议关注:亿联网络、星网锐捷。
中国移动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夯实5G领先基础
中国移动2020年工作会于12月26日在京召开。中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会上指出,务实推动“5G+”计划,加快实现以技术升级、网络升级等为代表的五个升级,推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轮”市场全面发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我们认为明年运营商将正式启动5G网络规模建设,建议关注5G通信设备、光模块等环节投资机遇。
周专题:从华为云Welink发布看企业协同办公发展机遇
根据T数据发布的《2019年中国SaaS产业研究报告》,2014~2018年,国内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18年行业总规模达到459.5亿元。在企业协同办公领域,互联网公司正成为推动行业成长的重要动力。本次华为发布Welink,入局企业协同办公市场,有望加速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开放性、软硬件结合以及生态圈的建设或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视频会议功能作为高效办公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集成至大多数企业协同办公产品中。随着企业协同办公的普及,有望带来生态圈中会议视频领域相关公司成长机遇,建议关注:亿联网络、星网锐捷。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5G网络建设投入不及预期;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
本周,国内5G商用持续推进,中国移动启动SPN大规模招标有望带动传输设备及光模块领域景气提升。中移动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强调夯实5G发展基础,推进5G+计划,推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轮”市场全面发展。华为云发布Welink,企业协作办公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重点推荐:华工科技、星网锐捷、金卡智能、数据港、移为通信、中际旭创等,建议关注:新易盛、海能达、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
5G产业链进展
中国广电获得“
192
”号段
12月24日,工信部发布重要通告称,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核发190、197、196、192号段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此前,中国广电曾对外表示,中国广电将在年底实现700M 5G VoNR打通Firstcall,目前广电联合华为共同加快基于SA的700MHz VoNR Firstcall准备工作。此次获得号段意义有:1)标志着中国广电已基本确定了要开展移动通信业务。2)使得广电5G业务成功的开展有了“号码段”作为基础性保证。3)标志着第四大运营商地位的正式确立,中国广电真正成为具备携号转网资质的通信运营商。(C114通信网)
工信部:全国已开通
5G
基站
12.6
万个,力争
2020
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
5G
网络
12月23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作了题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更大力度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讲话。会议指出,今年我国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网络强国建设取得扎实进展,正式启动5G商用,全国开通5G基站12.6万个。2020年,要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继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在扶贫助残领域实施精准降费。抓好骚扰电话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抓好携号转网服务质量。(C114通信网)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开通
5G
共享基站超
2.7
万个
12月26日,在“2020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网络共建共享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到今年12月份,双方开通的共享基站数量已超过2.7万个。(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
2020
年工作会议:夯实
5G
领先基础,全面筑牢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
中国移动2020年工作会议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信部、审计署、国资委相关司局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杨杰作工作报告。2020年是中国移动成立20周年,也是中国移动夯实5G领先基础、全面筑牢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关键之年。杨杰强调,要明确稳健进取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务实推进“5G+”计划,加快实现技术升级、网络升级、应用升级、运营升级、生态升级等五个升级。二是推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 “四轮”市场全向发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三是加快补强能力短板,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持续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五是强化注智赋能,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六是持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强化优质服务。七是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八是全面提升党建质量。(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携手厦门远海码头,助力全球首个
5G SA + MEC
端到端切片智慧港口业务上线运营
近日,基于5G SA+MEC+端到端切片网络的智慧港口业务在厦门远海码头成功上线。这是继7月19日中远海运集团与中国移动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合作落地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现场实测业务时延平均8ms,标志着厦门远海码头进入全球领先5G智慧港口的新阶段。(C114通信网)
华为携手中国移动完成基于鲲鹏的核心网网络云测试,满足商用要求
近日,华为基于鲲鹏的端到端4G/5G核心网网络云软硬件完成中国移动内外场测试验收,其中IMS、EPC整机用户容量相对网络云一期有30%以上的提升。(C114通信网)
运营商集采
中国移动将集采
1500
万台家用无线路由器
围绕CHBN“四轮”驱动战略,中国移动正在全面发力。12月26日,据来自中国移动官方信息显示,中国移动已于日前启动2020年智能组网终端集采,拟采购以太千兆双频版家用无线路由器1500万台。据公告显示,本项目不设置最高限价,不划分采购包,中选人数量为6-8名。(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启动
SPN
设备大规模集采:涉及
28
省,预估
145,663
端
12月26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至2021年SPN设备新建部分集中采购公告,共涉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C114统计,预估采购规模为145,663端。此外,公告显示,本项目采用份额招标,中标人数量2-3家不等。(C114通信网)
中国电信
IT
存储集采结果公示:中兴、华为、浪潮等中标
近日,中国电信2019年IT存储集采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华为、中兴、浪潮、紫光等7家企业入围。(C114通信网)
云计算&IDC
华为发布华为云
WeLink
,华为云
WeLink
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12月26日,华为发布华为云WeLink,WeLink可以实现“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的全场景智能办公,令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各类终端设备(手机、电脑、Pad、电子白板等)实现协作办公。发布会上,华为携手合作伙伴成立了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首批加入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的伙伴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华为商旅、红圈营销、合思费控、Coremail论客、芯盾集团、目睹直播、视源股份、喜马拉雅、为知笔记等。(C114通信网)
物联网&车联网
IEEE
:全球首个衣联网标准草案进入编写阶段
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IEEE年度媒体交流会上,IEEE标准协会会员、IEEE衣联网标准工作组主席孟毅博士透露,全球首个衣联网国际标准(IEEE P2786)的制定工作正持续展开。他谈到,“衣联网是一个以RFID(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衣物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是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环节。衣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将有效解决传统物联网标准和实践脱节等问题,成为智能家居发展迈向规范化、一体化的里程碑之一。同时,该标准亦将为大众和企业提供不断规范、体验持续提升的智能衣物解决方案的良好范式。” (C114通信网)
IDC
:中国可穿戴设备
Q3
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45.2%
,未来将以耳戴腕式为主
12月24日,IDC发布《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15万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2%。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未来将呈现以耳戴式可穿戴设备为主,腕式可穿戴设备为次的局面。市场占比来看,耳戴式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加,到2023年占据市场约51%;腕式可穿戴设备将占约46%,这其中手表占据了一大半,手环则呈现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的趋势。(C114通信网)
12月26日,华为云在北京发布智能工作平台Welink,华为云副总裁、联结与协同业务总裁薛浩表示:“华为云Welink源自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是更懂企业的智能工作平台,具备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赢三大核心优势,为政企开启数字化办公智能新体验,助力实现数字化转型。”本周周报旨在从Welink出发,看企业协同发展机遇,回答三个问题:1)Welink是什么?2)国内协同办公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3)企业协同办公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Welink
是什么?
华为云Welink的诞生源自华为自身的数字化办公转型实践,作为一家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全球化企业,华为面对自身庞大的架构和繁杂的业务体系,迫切需要寻求一款能够支撑公司有效增长和全球化运作的智能工作平台。在此背景下,2017年1月1日,Welink 1.0在华为上线,提供会议、信息、邮件、待办审批、知识共享等功能,为全球华为员工提供一个智能高效的协作工具和平台。
根据华为统计,目前Welink全球华为用户达到19.5万,日活率为99.8%,日联结量超过1200万次,联接团队52万个,联接白板1.4万块,联接业务700+个,联接知识21亿次/年。在此帮助下,全球华为员工整体协作效率提升30%,工作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App交付周期从“90天”改善至“7天”。
国内协同办公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如何?
根据T数据发布的《2019年中国SaaS产业研究报告》,2015~2018年间,国内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459.5亿元。
从竞争格局来看,根据
T
媒体发布的《
2018
年变化的协同办公市场》,其将国内从事协同办公的厂商分为三大阵营:
1
)老牌协同厂商;
2
)新兴协同厂商;
3
)互联网公司。对于老牌厂商而言,主打针对中大型企业的定制化服务,同时针对中小型客户提供轻量云协同产品;对于新兴厂商而言,其以专业化的工具性产品(如任务管理)
+
及时通讯切入市场;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主要在市场中打造全协同生态服务平台。
钉钉(Dingtalk):是阿里巴巴集团专门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提供PC版,Web版和手机版。2015年1月,钉钉1.0版本上线。今年8月钉钉未来组织大会上,钉钉CEO陈航宣布,截止2019年6月30日,钉钉用户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这使得钉钉成为国内企业协同办公市场的重要玩家。
企业微信:企业微信是由腾讯微信团队研发的高效办公平台。2016年4月,企业微信1.0版本发布,同时支持IOS、Windows、Android和Mac四大平台。功能上企业微信除了具有与微信类似的聊天功能外,还集成了工费电话和邮件功能。同时,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等功能都可在软件内实现。在2019年12月23日,企业微信3.0的发布会上,企业微信团队宣布,企业微信已经覆盖超过50个行业,服务超过了250万家真实企业,拥有6000万活跃用户。
企业协同办公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将带来哪些机遇?
软硬结合、开放性、以及生态圈的建设有望成为企业协同办公重要发展趋势。在本次华为云发布Welink的同时,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也成立,首批加入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的伙伴包括: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华为商旅、红圈营销、视源股份、喜马拉雅等。我们认为,未来企业协同办公将呈现出应用场景多样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作为平台厂商,如何更好的开放平台,进而接入更多的生态圈合作伙伴将成为其后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视频会议成为企业高效办公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协同办公的发展有望为视频会议软硬件厂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亿联网络、星网锐捷。
行情回顾
风险提示
1、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导致国内5G网络建设进程不及预期。
2、国内5G网络建设投入不及预期。网络建设的进程同运营商实际资本开支密切相关,若运营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将放缓5G网络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