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医疗数据越来越丰富,今年5月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在《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就表示,医疗卫生和保健已进入数字化拐点,医疗行业表现出数据输入量和数据积累量的爆发式增长。
在复杂的医疗数据中有超过80%来自医学影像数据,过去这些数据大多由影像科医生进行人工分析,而相当一部分医生并没有充足时间或缺乏专业数据库处理能力,造成医疗数据的浪费和沉睡。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环境(CPU\GPU\FPGA\TPU)以及图像存储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有了很大进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赛道进入了不少玩家,作为一家提供医学影像的全服务链的人工智能公司,汇医慧影业务覆盖医学影像的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医学影像智能云平台、肿瘤放疗云平台和影像大数据科研云平台,构建了影像智能筛查系统、防漏诊系统及将影像深度应用于肿瘤、心血管、急腹症等单病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提及为何独钟汇医慧影并任首席顾问科学家,邢磊表示主要原因有其三:
第一,自身一直致力于医学影像的国际化产学研探索,致力于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希望将所学所长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高校科研走出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是一个大方向大趋势。”
第二,汇医慧影从创立至今,已和400多家医院完成科研和临床合作,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数据样本以及知识经验积淀,而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第三,汇医慧影创始人柴象飞曾是其博士后,深耕医学影像10多年,思路敏捷,踏实敬业。在他的带领下,汇医慧影2年来所取的成就是非常惊人的。无论是汇医慧影所着手推动医学影像的电子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事业,还是提高临床科研水平的梦想,对医学界的推动将是非常独特和重要的。
邢磊坦言,将和汇医慧影一起聚焦影像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尤其是影像组学的分析和探索将是重中之重。
“当前中国医疗市场中,国家投入巨大,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依旧突出,而大量的病人来自基层,医学影像领域误诊次数达到每年5700万次,其中肿瘤误诊率达到60%。深度学习进行病灶自动检测可有效帮助基层医生进行肿瘤初筛,让优秀的医生变得可以复制, 大幅提高诊断效率和防漏诊率。”
据动脉网了解,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汇医慧影已经成功地上线了影像组学分析平台,影像大数据1.0科研平台已经和全国40多家顶级三甲医院完成共同设计与联合测试,并实现了从1.0到2.0的升级蜕变。
该影像大数据科研云平台具备科研课题管理、影像和临床大数据管理、多中心合作管理以及放射组学分析等功能,它使用分布式存储影像和临床大数据,使用高效能GPU云计算提取多达上千个影像数据的特征值,并且集成了LR、SVM、kNN、XGBoost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可轻松实现将原有影像与临床数据轻松转换成具有高价值的科研数据,为医疗数据赋能,提高临床试验效率。
而2.0版本在1.0版本基础上优化了系统功能,提高了影像数据的导入速度,并实现了多序列多ROI勾画,已经有几百位优秀青年医生用它进行临床科研课题实验, 得到了医学影像界的肯定和好评。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产品型影像组学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