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 | 天使投资人,人称“中关村第一才女”曾创办旅人网,后被腾讯收购她说:“我决定创业,是个昏头的决策;雷军投资我创办旅人网,是个清醒决策;我把网站卖给腾讯是个思考后的决策;腾讯决定在大兵团作战年代,把所有小舢板都并入大舰队中,是个战略决策;我决定不加入新舰队,空手离开,也是个决策。”
【内容整理:笔记侠Notesman】
/ 阅读思考 /
1、在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遇到的坑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在你看来,产品经理与CEO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从能够完成一个局部特性的优化、实现任务指标开始,到能够去完整地定义一个产品的全部的流程和服务。
从能力项来讲,需要先优化三方面的素质,及新增一项营销推广策略方面的能力,优化六项能力。
第一,办公技能,使用专业工具。
因为你要去真正做产品的话,很多的专业工具对优化效率和沟通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把握他人的论述要点,现在需要变成多种沟通技巧及跨团队沟通。因为你在做助理、专员的时候,实际上更多是对内沟通,让经理去完成对外沟通。但是当你自己要定义产品的时候,是需要跨团队沟通的。跨团队沟通的另外一个含义是跨文化沟通。
第三,技术理解。
了解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在产品中的表现形式,包括最新的技术在产品中是什么样的应用。
在市场独立完成营销执行。
因为这一套是腾讯的东西,所以营销是一个专门的职级,从产品来讲更多的是配合营销执行的东西。
第一,用户的需求与理解。
产品助理的阶段是在指导下完成调研,到现在独立收集用户需求,优化成能够主动收集客户反馈,驱动产品改建,独立主导调研。一定要有人去定向收集,然后去重新整理归纳出来。通过主动收集用户反馈,驱动产品改进。
第二,专业设计能力。
从根据指标独立判断优化服务,从优化到熟悉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巧,可以独立进行中小型项目的专业设计。
第三,结果导向与成本意识。
从在技术成本内完成指标,优化到在成本控制下实现服务目标,这个是产品助理和产品经理的核心分页。
产品经理认为我不是做一个铁匣子,我的目标是让用户可以随时“提现”。
这个是一个核心问题。整个成本的核心是多少,我要在这个成本内去把服务目标实现,这是腾讯的产品经理要做的。
第四,行业认知能力。
对本行业有2年以上的持续跟踪和研究,对主要企业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通常在面试一个产品经理的时候,无法去判断他的实现能力如何,但至少我们大家可以共同去探讨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你看他可以深入了解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这一点在腾讯的编辑这个产品职级里,有一个更到位的理解。
他是把行业理解分为了两个度,一个叫行业广度,一个叫行业深度。
/行业广度
行业广度就是知识面。你是否了解与行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外围技术、知识,包括一个点的变化对于其他点的变化是什么?所有相关联的知识面的连接的理解,叫广度。
/行业深度
什么叫行业深度?包括了解这个行业有多少核心企业,它们各自掌握的核心的特性是什么,所有核心企业主要运营的人是谁,你和这些人是否有交集,你和他的交集,是见过面还是彼此认识,他会就一些问题来征求你的看法,他到底会就什么级别的问题来征求你的看法,这个是行业深度。
第五,产品规划。
第六,项目管理,组织实施小型项目。
所以到这里,个人的产品能力就已经完全成熟了,未来的两个职级是在用户运营能力和收入运营能力的变化里。
因为2-1其实还是闭门造车阶段,我们所有创业的第一阶段都是闭门造车。
这里是要优化4项素质,增加1项能力和优化5项能力。
第一,优化四项素质,比如说学习提炼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之前的学习提炼能力一步一步的变化是什么呢?能够在指导下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能指导别人学习,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
营造学习氛围
。
什么叫营造学习氛围?
举个例子,进这家公司的第一件事情会加入这家公司很多人的QQ,然后你会不可避免地在QQ空间里看所有人的动态,基本上一半的动态都是在谈产品的细节。当看到所有的人朋友圈发的都是这种问题的时候,这就是学习氛围。
2、抓住重点克服困难
从产品助理到产品专员,叫“不抱怨,主动克服”,到这里是抓住重点克服困难,因为从助理到专员要扛指标。
而专员到经理要抓用户,当产品一旦做好,要去抓用户的时候,坦言讲各种打击就接踵而来,你每天都在挫折感中度过,如何抓住重点是核心的心理素质。
3、关联专业知识
4、行业融入感
这个也很有意思:要有传教士搬的热爱,对细节和用户反馈的敏感。
我当时就问:“产品控其实已经很厉害了,什么叫传教士般的热爱呢?”
产品控可能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当产品控。可传教士却可能是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生存环境下 ,在一个不毛之地、充满敌意的环境下依然不改我要传播的热情。
第二、新增一项能力:渠道管理能力
渠道运营能力不是去BD一个大渠道就可以了,这绝对不是渠道运营能力,这顶多是BD能力或者销售能力,不是一个产品经理该干的活。
因为每一个渠道都是一个独特的用户场景,“场”就是一个空间,不同的用户画像在其中停留下来的一个地方,所以你运营每一个渠道是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用户画像,去优化你用户的入口。
案例:
比如说,我当时做得很细分,在2011年的时候发现,中国人最想去的第一目的地是巴厘岛,我说这不应该;然后再次细分,分了性别,发现男人想去的地方非常分散,女人想去的地方巴厘岛居多,所以把男女合在一起,整个呈现的数据就是巴厘岛。那我就先对女性用户推送巴厘岛,推送半天发现转化率不好。那我就明白了,旅游是一个对于时间和计划性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行为,不是冲动消费,不是说我想去,你给我发一个特价信息我就会去,所以说这个转化率低。
其实所谓的运营,就是你要做用户画像,要做渠道场景描述,然后在渠道场景中要最有效地把用户转换过来,去建立入口。
第三,优化五项能力
1、对外商务沟通;
2、市场分析;
3、结果导向与成本意识;
4、从具备风险意识,变成有风控能力,这时候你的危机意识会发生变化;
5、运营数据变成了深入理解数据的含义,能独立分析并找到规律,去指导优化。
所以在这大家其实可以看到,这个时候腾讯培养一个人才几乎已经到了第四年,也就是说,
在腾讯从一个大学生,到腾讯4年的工作经验,
这个人几乎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
你一定要先有规模用户才有规模收入,这是腾讯内部考虑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