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以色列大规模拉响防空警报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国防部正告日方:务必慎重行事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媒:俄军咋还未夺回库尔斯克?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防范导弹等袭击,中国公民尽快回国”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财经 | 新报称中国品牌走出去被拖后腿:低端中企败坏名声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11-28 17:47

正文


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新报称,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制造”、自主研发创建品牌,以及“走出去”对外输出,历经“引进——模仿——改良——提升”发展阶段的优质中国民企,已完全卸除了“中国制造=廉价劣质”的印记,可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肩的产品质量,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因“中国制造”的负面历史印象而处于劣势。今年入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名榜的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以及山河智能装备等企业,都难免被国际客户的刻板“中国制造”印象戴上无形枷锁,沉重了“走出去”的脚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28日刊登题为《中国品牌戴枷锁走出去》的报道称,至今中国企业“走出去”已形成了不少方式,在海外投资建厂是不少企业的选择。三一集团品牌管理部部长赵辉表示,从2006年开始“走出去”以来, 三一重工已在巴西、美国、印度、德国建有工厂,生产销售一体化,产品远销100个国家及地区。



▲资料图片: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参与了里约奥运场馆建设。


中国工程机械民企“走出去”渐成规模


在这一波“走出去”大潮里,中国工程机械民企渐成趋势与规模,在海外步伐日益稳健。在今年业内权威性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KHL Yellow Table 2016)上,共八家中国企业上榜,徐工集团(XCMG)排名第九,是表现最优的中企;三一重工紧随其后,名列12位。


当年中国企业与中国制造产品在“走出去”初期,曾经复制、模仿外国技术、依靠价格优势而非过硬质量拼市场的这段过去,在一些客户心中留下的印象,还是不可磨灭。


报道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许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虽然尝到甜头,但不少商家在受访时坦诚,中国企业至今仍无法摆脱“中国产品=低价劣质”的刻板印象。


具有多年海外销售经验的朱建新解释,这些情况多在发达国家发生。究其原因,他分析,发达国家的客户以往多数使用日本、欧洲的产品,用中资品牌少,使用过程中不适应,难免会“挑三拣四”。


他认为,外国客户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成熟和发展仍未适应。“发达国家用户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常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国产品,认为质量就是比日欧品牌差,所以如果价格不较日欧产品低很多的话,就接受不了中国的品牌。”



▲11月22日,参观者在上海举行的2016宝马展上观看重型机械。宝马展是世界著名工程机械专业展会,主办者为慕尼黑博览集团。(路透社)


就算产品质量得到认可,“中国制造”也因品牌积淀不深而遭外国客户压价。


中国品牌国际总体声誉不佳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弱势,也源于外界对“中国制造”质量稳定性的质疑。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一些中国先进产品实际上已经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外资在华生产的低端产品——走向了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先进产品“中国智造”。而由于客户对高端产品的精确性与稳定性要求更高,客户如果对“中国智造”和中国技术没有足够的信心,出口就会面对阻碍。


一些生产特种装备的企业,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尤深。


专长于油罐车与消防车研发生产的东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强”)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永强”来说,选择海外并购——出钱买下国际企业,如今已不是为了引进外国企业的技术,而是买一个品牌与市场信心。他说:“我们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来规避在很多国家遇到的问题。这种通过海外并购来强化中国品牌的中资不在少数,甚至可说是常规做法。”


不肖同行拖后腿


▲中国品牌亮相2016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新华社发


对这些“走出去”多年也取得成绩的企业来说,中国国内一些不肖同行的做法,形成了“拖后腿”的效应。


“永强”销售经理黄炜庆坦言,中高端的中国制造企业,一直面对国内低端企业的冲击,甚至败坏中国企业集体的名声。“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打着‘中国制造’的旗号出口,客户在低成本的诱惑下使用,对中国产品产生糟糕印象,造成‘中国制造=低价劣质’的形象挥之不去。”


事实上,一部分低端劣质的中国产品确实也随着“走出去”的浪潮,一起进入了外国市场。而黄炜庆也认识到,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然经过的“优胜劣汰”过程。


他相信,随着中国国内外客户对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老鼠屎”般的低端企业会逐渐被淘汰,剩下的企业和品牌质量就相对稳定,“时间会证明谁真正经受得住考验。”


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转型之痛。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