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证监会召开的合规培训会上,监管层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具体而言,券商合规风控能力与资本实力得到提升。据监管层介绍,券商在首席风险官、人才、制度、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实现风控体系的全覆盖。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明显提高,特别是高管对合规的认识更为深刻,有公司主动压缩具有潜在风险的业务。
事实上,这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机构监管的一个重点方向。此前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券商业务风险暴露,体现出行业整体合规风控管理不足,随后监管层对券商的合规要求逐渐提高。
“整体感觉合规从去年以来越来越紧,流程多、限制多。”华南一家小型券商人士表示。一家大型券商后台人士表示,“我们业务部门合规要求在证监会标准之上。”
而这种合规监管的趋势中,很关键的一点,则是明确合规的边界,即实现合规管理的全覆盖,对非持牌业务与风险业务进行梳理。这意味着,证券机构要告别过去在机构设置上“叠床架屋”所留下的风险暗礁。
比如以投行为例,由于过去多以“团队”为战,合规风控设在业务团队事业部内,因没有外部约束,内核形式大于实质,项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监管层认为,有些机构基础合规制度不够健全,部分业务实际上是独立王国。目前投行风控被要求纳入公司风控体系内,强调整体与部门风控之间关系,要由上至下强化对投行风控的重视。
这其中最重要的或是监管层驱动行业进行对证券公司各类子公司、孙公司的梳理整改。据了解,为促进券商回归主业、聚焦主业,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监管层要求要实现母公司对各类子公司的一体化管控,将所有子公司全部纳入券商的合规风控体系,不允许游离管控之外。
据华南一名券商合规人士解释,大多券商设立各类子公司、孙公司,其中部分存在风险问题。“有的券商通过另类子公司设立很多孙公司,甚至从事与证券金融无关的业务。”他还提到,有的券商境外子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大量子公司、孙公司,组织架构复杂,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据了解,去年证监会向某券商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下达了监管意见,督促该券商香港子公司不得“新增任何非持牌业务”、“并在合理期限内清理现有非持牌业务”。因为发现该券商香港子公司开展的放债业务不属于香港证监会监管的持牌业务。经查,该券商香港子公司经营偏离主业,大量从事非持牌业务会造成较大亏损。
在今年年初,监管层在多次监管会议上强调,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业务范围要梳理明白,划分清楚,同业竞争、交叉重叠问题要尽快解决;要划清边界,对涉足非持牌业务非金融业务,该退出的退出该清理的清理。
而这种监管方向已经可见成效。在8月30日培训会上,监管层表示6月底行业全部78家去整改的证券公司,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并报送了整改方案,其中48家已经基本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11家已经完成了制度体系建设和合规风控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