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我生日快乐吧,我今天26周岁了。
长这么大,我只有过10岁生日时请过人,还是家里按农村习俗操办的,有两桌亲戚到场。上高中前,厨艺欠佳的我妈会在我每年生日这天做一道炒鸡肝,我至今仍觉得那是无上美味。在我后来离家上学工作的这些年里,基本都是一个人过,从来不会与人说,只会在半夜去天涯发个帖子翻墙上推特发条信息说TMD的老子今年20了21了22了23了24了。今年我的选择是在午夜前发出这条微信,然后去找个路边摊吃碗面,我妈今早7点钟给我打电话特别提醒的。
本想在这里插入一首唐朝乐队的《明月千里寄相思》,但腾讯视频只有一帮台湾女歌手版本,我把土豆的试听地址贴在原文链接里。
-------愿你曾温柔地对待世界的分割线------
小时家里养驴,一天我拍它屁股被它踢翻晕倒在地,醒后谎称只是经过。爷爷知后怒不可遏,将驴绑到荆棘树上往死里打,场面凄惨恐怖,我被吓哭了,不断求爷爷住手,不听。爷爷走后这头跟我家十年的驴被父亲卖给了屠夫,买了个手扶。
Mude:小时候养了一条小花狗,后来帮我家看家。自从她成年了自己出去疯了一回以后,回家被锁上r后就郁郁郁寡欢了。后来她连饭也不吃,觉得不睡,终于有一天上午,她死了。我和弟弟跟妈说,让妈把她埋了,我妈答应说一定会埋。到下午我们问她,是不是真埋了?她一边把手里的几十块钱放进口袋,一面笑着说,肯定埋了。从那笑里我们感觉到了欺骗,问她狗狗的墓在哪里也说不出来。再后来,我们就不再问了。后来我再也没有养过小动物。再后来也没想起这件事,直到今天。
题图是2010年的法国动漫电影《魔术师》,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苏格兰,手艺人过时了的时代,一个乡间小女孩离开故乡追随一个没落的魔术师来到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天真的人残酷,天真的人最懂榨取),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后来魔术师不得不走的离开对于小女孩是个残酷的拔高,她永远失去了单纯的心灵。
愿你曾温柔地对待世界
2011-09-14 18:44:36
来自:
这么
《荒原上的芭蕾》
的评论
4
沈睿在书中,写了她童年时养兔子和养鸡的故事。养兔子,她亲手帮老兔子接生,每天到田野里挖野菜给兔子吃,最后老兔子被大人剥了皮,小兔子也都被送人了。养鸡,只活下来一只小公鸡,天天跟在她脚后,送她上学,接她放学,像小狗一样的小公鸡,会在她受邻居男孩欺负时英勇地冲过去用尖嘴帮她打架的小公鸡,被父亲在她眼前一下下地摔死了。
这是两个悲痛的故事,沈睿在书写时,笔触意外地克制,只是细节处流露出哀婉。那个在孩子众多的家庭里享受不到多少疼爱的小女孩,养兔子挣学费,兔子越来越多,她拼命挖野菜也不够吃。老兔子饿得半夜撞门,被父亲用棍子打。老兔子快死了,拿眼呆呆地看着她,父亲不许她哭。
小公鸡的死,她说:“我只记得父亲身上下午浓烈的金色阳光和他高高抡起的手臂,在新嫩的枣树叶子绿色的背景之上。我记得那鲜艳无比的颜色,童年的颜色,直到今天。”今天的作者,经历过那样的童年后,还能保持一颗柔软的心,拥有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我觉得她真是很不容易,太可钦佩了。所有不被环境摧毁心灵的人都是可佩的。保有对世界的爱和信任,于弱者的同情,于善良的信心,你知道那有多难。
沈睿书写这段往事时,并没有流于控诉。相反,我从她的笔下,读出了许多对人生的体谅。粗暴的父亲不是坏人,只是穷,日子艰难,出身影响,性格缺陷,根本没想过体察小孩子那点天真的小情绪。只是几只充当食材的小畜生而已,死活有什么要紧。在中国文化里,对动物的态度是极端利己的,其存在意义只在于对人是否有用,而“有用”通常指皮毛、器官能卖钱、肉能吃之类。
何况经历过多年新中国特色的功利主义教育,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想让他们理解人是可以更和平地对待动物,动物也有尊严有灵性,是很困难的事。直到现在,略提一提关爱动物,保护动物权利,就有很多人愤怒地指责,理由五花八门,什么先关心人(好像关心动物必和关心人相冲突绝不能并行一样),什么干嘛不爱护蚊子苍蝇,青菜也有生命啊你不许吃之类,熟练运用逻辑上的诡辨术(诡辨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因为太想东风压倒西风,信奉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拒绝理性对等的讨论),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个人的心灵太坚硬,情感领地太狭隘,这是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是自己造成的。在他们可以领略到的心灵与情感世界里,比如父母子女亲情,他们也会爱得深沉。他们在通常意义上往往还是“好人”,他们就是至爱亲朋,是你我他。
控诉和指责是没必要的。只是,一颗颗生下来柔软的心灵,就被伤害得支离破碎。终于也变得坚硬、粗暴了。开始坚定地以为,只有坚硬起来,粗暴起来,才会在这世界上活得更好。否则就是天真,就是软弱,不通世故。这样的认知,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呀。
人类在地球上能够生存下去,不因战争、屠杀而死绝,不因地球报复而灭种,靠的不是科技,更不是权力斗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相的理解与尊重,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人对自然的敬畏。哪个暴君的统治能长久的,哪个地方生态破坏严重不带来天灾?
有了悲惨故事的对比,读到作者写在美国与动物们和谐共处——“和谐”这个词用在这里才算洗清了在汉语环境里蒙受的肮脏,心境一下子轻松了,就像恐怖片终于看到好结局,邪魔消失于暗夜,黎明伴着明快的音乐到来,草绿花开。作者文风也变得热情、浪漫、温柔,还带有孩子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