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落梅
空山人去远,回首落梅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白落梅

潇洒襟怀,光明世界

白落梅  · 公众号  ·  · 2020-10-20 16: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晨起,去古镇吃酒吃面,游园赏菊,原只为邂逅那段久远的时光。归来头疾发作,卧床不起,如生如死。

一夜风雨,病榻辗转,窗外黄叶飘零,寒冬已至。这些年,深居简出,因生性喜静,再则体弱,不宜奔波。骨子里是旷达之人,颇有江湖气,故有时不自我拘束,任性妄为。然偶尔一次放纵,皆受惩罚,久而久之,心中怯怕,生了敬畏,再不敢逞强。

《红楼梦》里黛玉体弱,吃一点子螃蟹,便觉心口微微的疼,仍要喝烫烫的合欢花浸的烧酒,以解寒气。我虽不似黛玉那般柔弱,却自幼有头疾、嗽疾之症,遇风寒或劳累便发作,也是辛苦伤神。昨日贪嘴,且游园吹了风,终未能免去此一劫。

病痛虽是小劫,却十分煎熬磨人,且无人可以替代。古人云:“淡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人处病中,唯求简,求静,亦求安。这时,平日里割舍不下的念想,一概不要。那些宏大的志向,也全然放下。荣华与清贫,无有区别,庭园和茅斋,亦是相同。


以往镜中看见新生的白发,心中总是悲伤,叹红颜老去,芳华不再。便想尽方法拔去,不忍视之,亦不愿承认衰老的事实。过些时日,白发依旧频生,甚至比之前更多。今番病中也想通了,生老病死,聚散荣枯,原有天意,人力怎可违之。这白发我是顺其自然了,不管不顾,且让它们同我随遇而安。

《围炉夜话》有句:“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我自当是以此来勉励自己,不可沉于病苦,多生愁烦。落困境,置忧惧也见清光,有潇洒襟怀,春风气度。人生难免起伏,多少次水尽山穷,我虽惆怅,却仍是从容以对,后来都过去了。

人的一生,所求的除了功名、钱财,还有情感以及许多难与人言的梦想,至关紧要的则是健康。若是心胸开阔,纵处逆境,亦可相安。于年长者而言,我尚算年轻,但也经历了人世风尘。有过灾劫,损过钱财,贫病交迫,无人问津。那时,只盼有一屋檐栖身,冬夜有一盆炭火暖手,饥时有饭,冷了有衣,渴了有茶。

外婆说,她幼年是见过荣华的,后来亦经历了一生的清贫。农村凡妇,生儿育女,勤俭持家,养猪种菜,织布制衣,但凡能做的事,皆倾尽心力。她不因人生变故而悲伤,安于平淡,历无数风雨灾难,都坚强走过。九十余载,一岁一枯荣,直至寿终内寝,如同安然睡去。


外婆不曾有过怨天尤人,生活始终清洁简静,且待人处事皆温和良善。年轻时,院中的花、门前的柳、家中大小事务,以及厨下的一切皆归她打理。年老后,她房内只留旧时的一橱一桌,一床一椅,不添一件新物。有愁烦,她都自宽自解,遇难事,也从不与人言说。

在我心中,外婆永远那般端正祥和,如温暖的春风,似宽容的秋水。她虽身材弱小,却帮衬外公一起,支撑整个大家庭。外公遇事多半书生意气,外婆则为他细心打点,免去不少思虑。外公说,不管在外吃酒多晚回去,外婆都在窗前为其掌灯,守候他归来。而他,无论醒醉,都可心安。

他们所处的年代并不太平,有过浩劫,闹过饥荒。但母亲说,家里虽清寒,却从不缺食挨饿。外婆去山间田地,采寻许多可以充饥的花草野菜,回家制作各种美食。她若《诗经》里的女子,采葛织布,伐竹修篱,捞菱为食,折松点火。

人生多少困境,于她只是堂前的风、雨后的竹、雪中的梅,飘零冷落都是美好。外婆说:“忙碌也是快活的事,生命停不下来,意味着健康平安。”她几乎不让自己闲着,纵不遇农忙,她也是坐廊下与邻妇穿针引线,或打扫庭除,抑或灶前烹煮美食。


幼时最开心之事便是去外婆家,吃她做的饭菜,喝她煮的茶汤,于月光下听她说那些过往的旧事。庭院的葡萄架、门前的枣树,以及那口长满青苔的古井,都留存我们的记忆。人世间的恩怨情仇,不落她身,悲欢兴亡也只是过场,惊扰不到她。

最伤心的莫过于暮年丧子,外婆时常一个人于门后独自落泪。然后又宽解自己,自古帝王都主宰不了生死,更况寻常百姓?有一日,她亦是要归去,那时的她,会比之从前更加坦然。因为,在那个遥远的世界,有人等着与她重逢。

她是幼时安享富贵也觉好,嫁作人妇守着清贫也觉好。她处盛世顺意,乱世里也安稳。她的一生,不过是从这个村迁徙至那个村,短暂的距离,却承载了她走过的几十载春秋。多年以后,外婆被葬于翠竹青青的山林,千竿万竿修竹,都是她对人世的祝福,以及对亲人的依恋。

以后的人生,无论我遭遇怎样的伤害,受了多大的委屈,始终不落低沉。外婆是寒冷时那剪明净的春风,是暗夜里一缕温柔的清光。我飘零时,也不失潇洒,困窘时,亦慷慨为人。外婆留给我信物,被我丢失,但她传递给我的情意,一直都在,此生不会忘怀。


行文至此,仍是卧榻不起,手中的纸笔,也是知人心意。非我不肯歇息,而是心中有话,想要以这种方式与你言说。窗外依旧风雨交集,秋叶满地,我亦是喜欢这样的情境。这世界,有许多人在风雨中负重前行,毫无怨尤,所为的是让自己更好地活着,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

想我走过万水千山,有坎坷波折,亦是坚定不屈。念及此处,顿觉有了气力,支撑着起来。生了炉火,煮一壶陈茶,喝下几盏,神清气爽。头疾稍缓,于我而言,病痛消减便是最大的幸福。恍惚中,感知外婆在护佑着我,尽管隔了山南水北,她从不曾离开。

外婆生前常说,吃再多的补品,不及一碗白米粥。孤身在外这些年,每次病时,便要喝上一碗白粥,加一碟爽口小菜,最得人间清味。唯有这一刻,才觉米粒如珠如玉,且闻得到它特有的清香。

人世的好,大多在这些点滴的平凡光阴里,又因为平淡,不被人深知。想起外公说过的故事,一户农人家境贫寒,年关将至,家人衣食无着落。无奈在风雪之日,穿着薄袄去卖田。买田的人家给他端了一碗米汤,刚刚下腹,只觉通身和暖。他惭愧说道:“这田我不能卖了。”外公之意,是告知我们,寒冬时节,穿再多的衣衫,纵围炉取暖,也不及一碗热米汤珍贵。

这碗米汤,恰似暗昧里的光明,让这位农人铭记一生。自此,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辛勤耕耘,春种秋收。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依靠这田地所得。可见,这世间温暖人心的,还是情意。一件衣衫,一盏热茶,一碗米汤,都有千钧之重。

而善良的外婆和母亲,每逢遇到流浪至村庄的路人,都会给他们端上一碗热饭,施舍一点碎钱。只为在他风雨之程,添一丝暖意,于他忧患之中,给予一点帮助。这些人,也许后来白手起家,有了大的作为;也许寻得一处寄身之所,平凡耕种,有了遮风挡雨且衣食无忧的家。

人的一生,于风尘中行走,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春阳,也有冬雪;有落寞,也有繁华。然这些都会过去,一切美好,都为时不晚,所有努力,都还来得及。

明日醒来,窗外应有和暖的晴光,而我亦该是安然无恙。



※ END ※


出世需淡泊,入世则要情趣。推窗是烟火人间,闭门即是深山。

愿忙碌的你们,亦学会了让自己静下来,发现并感受岁月之美。这世间,有那么一个地方,有一盏属于你的茶,一枚与你结缘的玉,甚至有一件为你量身定制的裙衫。
请点击阅读原文,愿真正喜欢的你惜物惜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