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朗普相比,市场对哈里斯的对华政策主张相对陌生,本文分析了哈里斯当选后对中国可能采取的科技、贸易、金融和地缘政策。我们预计,若哈里斯胜选,将采取“战略延续,战术调整”的策略。
在对华整体政策上,预计哈里斯将基本秉持“竞争而不冲突”的原则,但或从其擅长的人权领域入手,通过频繁攻击中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引导舆论,并进一步强化盟伴关系网,采用多边合围手段进行全方位施压。
1)由于民主党对拜登整体的对华政策认可度较高,若哈里斯当选,可能将继承拜登“竞争而不冲突”政策,主动避免直接冲突或对抗,中美关系中短期内有望基本维持稳定,政策的不确定性相对更小;2)哈里斯在外交政策中更加强调人权和民主价值观,或重点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通过将舆论工具化和媒体武器化,抹黑中国国际形象并打压中国发展;3)以拜登为代表的民主党更强调集体行动的重要性,预计哈里斯未来将深化这一战略,发挥其自身和外交资源优势,围绕科技、军事、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织密盟伴关系网,中国科技、安全和外交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在对华科技政策方面,预计哈里斯将继续扩展“小院高墙”,兴建“大院高墙”,中国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逻辑或将持续强化,非核心领域的技术合作可能成为中美双方共识。
1)从拜登政府整体政策趋势来看,哈里斯或将加强“小院高墙”式精准制裁,不断扩大对华科技制裁的范围、力度和方式,对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高科技公司的抑制效果较特朗普时期更加明显,但技术壁垒的不断增高或进一步“倒逼”中国关键领域国产替代速度,“链长型”央国企在关键技术与产业链中的主导优势有望更加明显;2)相对特朗普的“压制性”科技脱钩,民主党更加注重“自强性”发展,若哈里斯当选,关键领域研发投入预算或持续增加,民主党背后科技集团的利益将得到更好维护;3)从美国对华科技立法趋势来看,围绕中国科技产业补贴提起WTO诉讼、设立关键技术产业基金、适度放宽尤其是盟国的STEM人才限制、进一步扩大关键技术清单投资限制范围可能成为哈里斯上台后对华科技制裁新方向;4)若哈里斯胜选,中美非敏感领域的技术合作有望继续维持,气候议题有望继续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抓手。
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预计哈里斯将重点强化非关税壁垒,针对半导体、关键矿产、动力电池等重点产业实施“友岸外包”战略,但在日常消费等非敏感领域的贸易政策或相对宽松。
1)与特朗普激进的关税征收方式不同,哈里斯或将基本保留原有关税,对华关税平均税率整体保持稳定,但或以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和泛人权化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贸易管制和投资审查等非关税壁垒;2)哈里斯或将继续深化关键产业“友岸外包”的同盟战略,推进与中国供应链脱钩断链,但其贸易政策或在环保、劳工等相关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如对不关注环保国家的出口商品征收碳调节费;3)哈里斯明确反对特朗普高额普遍关税策略,为减轻中产阶级生活成本并最大化巩固自身基本盘,哈里斯在居民日常消费领域的关税政策或相对放松。
在对华金融政策方面,预计哈里斯将加强限制投向中国战略性领域的一级市场资金,且其当选后有望提高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扭转人民币贬值压力,并可能在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部分领域与中国保持合作。
1)拜登政府短期将重心放在限制美国投资中国半导体、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一级市场,打压中国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而二级市场投资相较宽松,若哈里斯当选,或将继续延续这一思路,相较二级市场,国内一级市场或面临更大冲击;2)若哈里斯当选,有望缓和市场对于特朗普的移民及关税问题引发的二次通胀尾部风险,增加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改善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和市场情绪;3)哈里斯秉持“不完全脱钩”原则,若其当选,中美有望在全球金融治理领域保持常态化沟通,在打击金融犯罪等方面加强合作,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
在对华地缘政策方面,预计哈里斯将进一步强化印太传统盟友关系,拉拢中间国家,继续在其擅长的人权领域围绕新疆、香港问题构陷中国,干涉中国内政。
1)哈里斯是拜登政府执行印太战略的主要人物,或将发挥其自身印度裔优势进一步强化印太盟友关系,联合域内国家在南海等传统安全问题和供应链等经济安全问题上极力构筑排华“小圈子”;2)哈里斯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若其当选,俄乌战争恐难以短期结束,美国或趁此加紧拉拢中亚等中间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3)若哈里斯当选,预计其不会改变拜登对华地缘战略,或继续以中国台湾和南海牵制中国,极力维持现状,并聚焦中国香港、新疆等人权问题,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风险提示:
1)政策存在不确定性;2)中美博弈加剧;3)地缘政治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