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芽NewSeed
新芽NewSeed,正如其名字一样,我们专注于对新锐创业项目和新兴趋势的挖掘与报道;在嘈杂的创业大潮中,我们试图去更加清晰地解读创业背后的新浪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上海杀出155亿超级独角兽:融资55亿 ·  昨天  
空空道人早盘必读  ·  本周警惕冲高回落! ·  昨天  
空空道人早盘必读  ·  本周警惕冲高回落!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2月投资策略:关注AI ... ·  5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AI爆发元年,五大AI核心应用 ·  3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DeepSeek大课来了!全天8小时深度学习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芽NewSeed

互联网下半场,首先要考虑活下来,但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都是耍流氓

新芽NewSeed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2-25 15:25

正文


如果不是微信突然间出来,那么现在腾讯是不是还能够做到这么大体量也不好说。只是当时腾讯反映确实是非常快,看到米聊做出来马上跟进,直接掐死了米聊,如果腾讯反映哪怕是延后一年时间,可能现在雷军就起来了。


作者 | Sara

报道 | 新芽NewSeed



依靠人口红利而取得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2017年乃至未来互联网竞争将更加残酷。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从流量为王到内容为王,从产品至上到服务至上,新的互联网时代将进入一个有着全新秩序规则的新商业生态当中。


面对如此剧变,股权市场趋于理性,资本整体表现冷静沉稳,成为大公司的生态拼图或技术方向上的“价值点”将更容易获得投资青睐”。在2月23日的投资界沙龙上,清科集团邀请了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代表分享2017年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探索。


人口红利结束,资本市场和中国互联网将有哪些改变?




创东方投资总裁助理李享: 这个话题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探讨,因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谈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会影响到创业决策。 过去如果做创业只要烧钱就好,因为当时的人口增速很快, 但是现在中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保持15亿以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因此不会像以前那样有重大的爆发力。


2015年开始迎来了创业者寒冬。2016年互联网行业倒闭的公司太多。如果有大公司支撑,比如说暴风旗下的暴风墨镜,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裁员,因为没有盈利是一定支持不下去的。


包括去年战略新兴板从预测到放开,到去年二三月份说战略新兴板不搞了,很多企业都只剩下一口气吊着。一旦在国内借壳上市没有成功,就倒在路上了。


像 “青年菜君”,这是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光靠融资是撑不下去的。


如果所有的数据不能转化为营收,那么这个数据就是伪数据,是没有价值的。 一切不盈利的公司就是耍流氓的公司。利润才是真正的核心 ,投资人还是要回归到价值,利润是多少,才是王道。 互联网的下半场 一定会扭转趋势, 一定不是靠烧钱砸市场


商业模式的核心,用户留存要有完整的闭环,有比较强的黏性。第二个是做一切业务,真的要回归利润。 因为现在的盈利还是比较重要的,即使没有盈利也要有营收。


现在的投资趋势是什么呢?


看一下国家文件就可以看出趋势 现在国家是把钱往实业里面赶 。国家每年发的相关文件里,比如说新材料,智能智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等方面,这就代表了以后的趋势, 现在市面上的钱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现在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现在市面上有非常非常多的钱。包括我们机构去年拿了中小企业基金46亿,后来又加了10亿,但是现在一个项目都没有投。


类似这样的基金,包括地方性的基金,很多这样的钱, 全国加起来做创投类的钱超过了 2 万亿左右。 以前放水就是4万亿,但是现在做投资的就有2万亿。 但是这个投资有一个指向,就是让你投实业。 你说让这个钱砸O2O的项目,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拿几十亿去烧钱,很快也会烧完。所以,在 中国的趋势,还是希望把实业支撑起来。包括人工智能,消费升级,金融科技类的项目,以及新能源,这些都是趋势。你会发现创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2017 年的投资将减少对概念和故事的追逐




国宏嘉信投资副总裁肖华 2016年,投资人在项目投资上出手非常谨慎。有很多创业者都在担心,这个资本寒冬什么时候过去?但是我们观察发现,市场并非如媒体所说的那么寒冷。


在一些创业风口行业,比如说文化娱乐、企业服务、交易平台等领域,投资机构在投资方面依然是非常活跃的,好的项目依然能受到关注和追捧。


2016年股权投资市场处在洗牌期,整个投资界都在等待,或者是等下一波大的浪潮来临。


2017年,整个经济依然会呈现比较低迷的状态,同时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红利也迎来了结束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 2017 的互联网投资,我们认为将是回归理性的一年。而 投资趋势会是寻找相对比较有确定性的行业,减少对概念和故事的追逐。


哪些才是具有相对确定性的行业呢?


首先是如今社会和用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一是用户消费需求提升。 80、90、00后等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消费主力,除了日常商品之外,他们会有其他更深层次的需求,可以看到过去的两到三年,一些基础类的商品,如食品、衣物等需求都是在减少。而 对文娱类、旅游、健康类的消费需求是在增长的 。未来几年这个趋势将持续延续下去。


二是用户的付费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提高,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电影、网剧、动漫、动画甚至是其他能够吸引到他们的内容和服务付费。


三是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走进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的感知、认知、决策,甚至到反馈,这四件事情在过去的五年有非常大的进步。


2017年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张,更多的概念性产品将走进日常生活。


从这三个趋势就可以挖掘到两条主线: 一是消费升级,另外是产业升级。


通过这两条主线,我们认为 以下行业很可能会成为 2017 年比较关注的投资领域:


一是与快乐相关的 。比如说泛娱乐,内容制作,旅游等相关行业。


二是跟健康相关的 。比如说移动医疗,体育和生物科技等领域。


三是跟效益相关的 。比如说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技术领先的企业要遵循什么商业本质?




星河领创基金投资总监孙远 谈到商业本质。首先是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运营效率,比如说互联网,就提供了信息互联互通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外部的世界。


5G网络在2018年要使用,这就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早期看了互联网之后为什么没有下手?因为物联网在4G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大发展的。但是5G网络就不一样了。


项目技术有可能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比如说能够降低市场成本,或者宣传推广方面的成本。另外是扩大适用范围。还是 希望在 2017 年重点布局技术方面领先的企业 。技术领先会很宽泛,这些领先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基于目前面临的行业巨头,你的领先可以占领多久的先发优势?这个时间能够达到多少目标?这是创业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如果以上都不明显,建议早站队伍。如果明显,也建议早站队伍。站队伍的好处是大集团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团队优势,他们可以在短期内给你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发展。


第三点是注重团队影响。


一个靠谱的人可以把一般的业务做好。一个不靠谱的人可以把很好的业务做死。业务要达到一般的水平。国家每年会公布八大新兴产业或者是六大新兴产业,政府报告写得非常好,也想了很多,把国家未来发展计划都写在了里面,重点的这些产业、行业有什么创造的机会。


再造出一个BAT 量级的公司,完全有可能




启赋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宋昶: 互联网还有可能出现下一个BAT级的企业吗?如果有可能,会在哪一个领域出现?


清科创投高级投资经理张炜嘉 :从历史上来看,不可能有一个公司能够持续上千年,目前我们看到的除了基督教、佛教这种组织可以持续上千年之外,就公司来说,好象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公司。所以我认为, 也许某一天,真的又有一个什么新的技术,或者是新的东西,能够创造出一个 BAT 量级的公司,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如说马斯克做的东西,在十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但是现在就是做到了。当年微软如日中天的时候哪有我们的事儿?所以我自己的看法是不要说现在有BAT了,就感觉完全无望了。并不是这样。


至于说会出现在什么领域,拼的就是想象力,高新技术极有可能出现在下一个风口。但是从互联网的层面上来说,谁要真的能够赶超BAT 可能会比较难。 但是其他的方向,人工智能或许会是一个方向,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也只是判断。这个命题太大了。


国宏嘉信投资副总裁肖华 :我比较认可张总的意见。百年老店比较难,因为BAT的成长就是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就必须有一个更新的过程。因为现在人的需求是很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需求点,你把这个需求点做出来,就有可能上去了。这是说不准的,因为 互联网行业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最早的时候从黑白机开始,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说想象空间既然这么大, 现在 BAT 当然是非常大,但是未来也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星河领创基金投资总监孙远: 我的想法也差不多。一是百年老店,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这么长期的企业存在,第二点是涉及到下一波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公司。可能性是有的。从历史上举例,比如说早期拨号上网的时代,有一段时间QQ应该是通过收电信服务费,一毛钱一条或者是卖彩铃之类的,从那个时候慢慢赚点钱。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团队当时是三个人做起来的,如果不是微信突然间出来,那么现在腾讯是不是还能够做到这么大体量也不好说。只是 当时腾讯反映确实是非常快,看到米聊做出来马上跟进,直接掐死了米聊 如果腾讯反映哪怕是延后一年时间,可能现在雷军就起来了,我们就变成了追踪小米了。 所以说最后肯定是有机会的,但是机会的具体方向,我也说不准。


我个人的看法是,从2G、3G,4G,5G,每一次的变化都崛起了很多的公司,不一定达到BAT那么大的体量,但是有一个知名公司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5G 随着他带来的全新速率的提升,以及对全网体验的提升, 有可能会是一个特别大的机会。 但是具体会怎么样,我个人也看得不是特别准。


要先考虑活下来,然后再考虑利润


宋昶: 最后一个问题,刚才孙总的PPT里面有讲过,(互联网)下半场大家还是挺彷徨的,有没有好的建议?或者是加油鼓气。对创业者想讲的话。


因为进入下半场之后,对创业者来说还是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请各位给出一些建议。


孙远: 首先我还是回归商业的本质,或者是企业的本质。一个企业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企业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想好这一点,不一定通过资本市场,一样可以实现企业的价值。


肖华: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现在的情况下,都是基础,同时也不是很优势的条件,空间会比较小。但是不等于说没有机会, 机会应该要更加垂直于某些领域 ,扎实做好它。 首先要考虑活下来,活下来再考虑利润,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都是耍流氓。


前期的话,先看这个领域,是不是在垂直领域里面,这个领域的空间有多少。其次是看产品,然后看团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