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很多人都跟九叔失联了
,如果大家中午12点还没收到推送消息,可以自行点进公众号主页看看,风里雨里,九叔每天11:55都在等你
大家看完文章也记得点下
“赞”和“在看”
,同时右上角
星标一下公众号
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不会错过了~(详见下方操作)
我们常常鼓励大众要多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也常常宣导运动的好处,有助于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但却有个例外,那就是日本人居然普遍没有运动健身的习惯,据调查统计,
超60%日本人的运动积极性在平均水平以下
。
可他们的肥胖率偏偏又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人均瘦子,在日本街头基本看不到胖子!
同时日本人均寿命也达到84岁,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患癌率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日本人既然不爱运动,那肥胖率低和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摄入过量碳水易诱发肥胖问题,肥胖会增加三高和癌症等风险。日本人也非常喜欢碳水,三餐最常见的是寿司、饭团,甚至饺子还要配米饭,他们是真的很爱碳水!
但2020年世卫组织发布的
《2020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日本成人肥胖率仅为4.3%
,在
日本的确很少能看到胖子,大多数人都是偏瘦的。
来自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支杰华表示,日本人虽然三餐都吃碳水,但肥胖率不高,
原因可能有三:
1.吃冷不吃热,减少淀粉分解热量
烹饪时,碳水中的淀粉会受到温度、水分的影响而膨胀、糊化,尤其在热时淀粉糊化程度最深,也更容易分解为葡萄糖并产生热量,使血糖升高。而日本人喜食的饭团、寿司都是凉的,淀粉颗粒会凝结成晶体,不易分解也能抵抗淀粉酶分解,因淀粉老化,食用热量也比较低。
2.吃硬不吃软,减缓吸收速度
软烂的米饭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后也更容易饿。而日本寿司的特点是米饭偏硬,粒粒分明,这种米饭能减缓餐后碳水吸收速率,也能维持较长时间温饱感。
3.每餐都有碳水但总量少
日本人的确每餐都吃碳水,但每一餐分配的主食的分量却很少,蔬菜却很多,而且整体清淡,这样就能避免碳水摄入过量。
2020年1月,前斯坦福医学院院长,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儿科、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Philip Pizzo博士,曾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分享了个人对21世纪长寿之道的思考和看法。
Philip Pizzo博士表示,
过早死亡只有很少部分归结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都可能是影响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如今有非常多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或能通过改变行为、生活方式等得到改善。
从个人观察和经验角度出发,Philip Pizzo博士给出了长寿建议:
人要有目标感,要参与社交,要采取积极且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从临床角度出发,这些建议能成为健康评估的一部分,也能在医生的帮助下制定相关计划。
当然,从Philip Pizzo博士教授的思考和看法也不难发现一件事:想要长寿,其实有迹可循。
而日本人之所以长寿,或许和五个关键经验有关。
1.吃的方面
日本政府大力推广“食育”“减盐运动”“饮食营养均衡”等概念,倡导日本民众健康饮食。而日本民众也的确做得很好,日常饮食清淡,定时定量,荤素3:7比例,不暴饮暴食,讲究每餐六分饱。
2.睡的方面
日本政府倡导上班族每日睡眠不低于8h,也要求企业每日六点准时停电,不建议员工加班。日本人认为晚上11点至早上6点应当进入睡眠才有益健康。
3.动的方面
虽然大部分日本人不喜运动,但他们平时能站着就不坐,能走也不站,也习惯骑车或步行出门,这也是锻炼方式。日本还规定企业要严查40~75岁员工腰围,男性不超85CM而女性不超90cm,若是企业没做好管理,是要罚款的!
4.心态方面
日本最长寿的老人大多出自大阪,因为大阪人的性格都很开朗、直率坦荡,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更有利于长寿。
5.医疗方面
2014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健康医疗战略”,并且提出“循环型研究开发”。将研究机构研究成功用于新药和器械的开发,医疗一线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映到基础研究中,努力打造最先进医疗技术和健康长寿社会。
在日本,只要持有《国民健康手册》就可享受医保,仅需支付30%费用,剩下的国家会承担,百姓就医更方便,也更容易保持健康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