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兴通讯,我想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因为确实这家公司在过去资本市场的表现,经常是差强人意,不及预期,收到很多投资者的质疑。
但是,我认为未来3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中兴通讯,而我归结于有中兴通讯正在经历三大变化。
一:行业变化
整个通讯行业正处在一个大变化的时候。
一方面,整个通讯行业在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我们将会在未来3年之内,迎来5G的商用,而这一点我在之前的
物联网的基础设施:5G行业概况
里已经有过阐述。
我这里想要再强调的一点是,5G的整体投资额会是4G整体投资额的1.5倍以上,这意味着整个通讯市场将会变大。
而另一方面,整个通讯市场的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看到,在3G、4G时代,全球通信设备商的结构相对分散,厂商数量较多,中国企业在其中的营收占比较低、话语权较差。
但随着技术研发的革新和通信厂商之间的并购重组,全球性通信设备商的数量在显著下降,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不断凸显。2016年,整个主设备市场的玩家也仅剩四家,而华为、中兴已经分别成为全球第一、第四的设备厂商。
而现在,我们看到中兴的市场份额在2016年仍是4大主设备商里最低的,但我认为中兴在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提升。这是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华为与中兴在技术上已经领先对手: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爱立信与诺基亚由于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而其主要目的是短期盈利,所以其正在不断裁人,而这意味着,其销售与研发将会受到影响。
综上,整个通讯行业在5G的浪潮下,将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市场,而整个通讯市场的行业格局将会改变,中兴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人事变化
2017年3月14日,殷一民接替赵先明成为中兴通讯最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说起殷一民,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我先从网上一位不知名的中兴前员工的发言谈起:
殷总是在1988年从南邮毕业后便加入了中兴,一路从开发部主任,做到了管理层,而其在2004 - 2010年就曾担任中兴的总裁,在中兴内部声望颇高。
如果我们去看殷总过往的履历,其曾主导了
小灵通和运营商定制手机一跃坐上“中华酷联”的头把交椅,一时风光无限,但后面,也许正如这名中兴的前员工所说,殷总在与候总的搭班子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也让中兴与华为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而这次,殷总的再次回归,我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我与一些中兴的员工聊天,很多人都对殷总评价很高,而我问华为的人,也对殷总有几分佩服。
而殷总回归,最让我感到信心的,不仅是其在中兴内部的声望,而是其回归后给中兴带来的战略变化,也就是我要讲的下一个变化。
三:战略变化
其实,为什么中兴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伤害了不少投资人或者是分析师的心?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兴的业务太繁杂,不够聚焦,或者说是很多子公司侵蚀了很多利益。
而我看到,殷总回归后,中兴的战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总结下来就是:
聚焦5G
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兴一直在剥离或者出售很多子公司(包括中兴物联,中兴供应链,努比亚等),同时,中兴也在实行“穿透式”管理,这可以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掌控力更强。
另一方面,殷总在对内的“2020倍增战略”很明确的提出,中兴应该聚焦其优势,擅长领域,而这个优势领域就是运营商业务,而同时,中兴将坚定不移的推动5G,也将其自己定义为“5G先锋”。
而这样的战略已经有些成效:
另外,我想说的一点就是,中兴的整个业务里面,还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业务,就是中兴微电子的芯片业务。目前,中兴微电子的芯片业务主要是服务于其无线通讯这一块,而无线通讯芯片在物联网的浪潮里,将会爆发出极具想象力的市场,而比如中兴微电子推出的朱雀芯片,将会是NB-IoT里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