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嘉祥锦江中学
展现师生风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最新资讯,彰显先进理念,放飞自由思想,建设人文校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嘉祥锦江中学

【嘉锦.高三专栏】男子与男子力

嘉祥锦江中学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17-12-13 19:21

正文

近日,南京某初中开设“男生课堂”,旨在培养男生的男子汉气概。此举一出,舆论哗然,议论纷纷。高三6班的雍李好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男子与男子力

文/高三6班 雍李好


近日,培养“男子汉”、弘扬“男子力”的话题颇受社会关注,对“男子力”缺失原因的探究也正引发社会热议。我个人支持培养“男子力”的热潮,同时也质疑“男子力因教育不当、流行文化的错误导向越来越淡”的说法。

男人味、男子力通常被定义为能贴合男性身份、反应男性应有气概的品质,包含坚毅、有担当等诸多因素。


与男性个人,拥有男人味能更好地体现与承担其社会职能,能相对增强其竞争力,对其包括事业,家庭等方面的未来发展往往有积极影响。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较女性而言,男性往往承担注重体力与理性思维的工作,坚毅的品质、阳刚的气概既是受此培养又是因此不可或缺的。且在社会固有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大众对男子力的认可多限于阳刚而非阴柔。

于社会,男性富有男子力是性别教育成功的体现,是对两性差异的尊重。一批富有男子气概的男性工作者对社会建设无疑是巨大助力;培养阳刚之气对弘扬有担当有自信的社会精神同样有着深远影响。

诚然,在大众标准之下,男性应当富有阳刚之气,但古人云“文质彬彬”,其中强调的则更是刚与柔的协调。其调和的比例则不应由大众标准来统一衡量。在如今两性交流日益频繁、宣扬相互理解体谅的新型社会关系中,受到前卫思潮与现代教育的影响,男女个性的差异逐渐模糊化,这却绝不是“男人味”淡化;网络上兴起的诸如“女装大佬”、“小鲜肉”文化的奇特风潮,对独生子的过分疼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阳刚式”男人味的推崇,但又绝非传统男人味淡化的根本原因。


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应鼓励个性化发展,尊重同为男性之间的个体差异,应接受异于大众原有认知范围的新型“男子力”的发展。弘扬“男子力”离不开流行文化的正确引导,男子汉应有的气概应受推崇;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的良好教育,溺爱确实不利于小小男子汉的成长,但这绝不是可以将男人味淡化归因于上述两方面的理由。真正培育“男子力”也绝不是对阳刚一味推崇,甚至妄图彻底划分男女界限、制定硬性标准能够做到的。

毕竟“男子力”并非简单体现在表层行为范畴,而是根植于坚定的意志、有担当的品质、有抱负的心志上的精神力量。


请移步下方评论留言哦!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蒲静雯 蒋昕宇 李佩玉


【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征稿】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

教师投稿可是教育随笔、治班理念、班级故事、文学作品等;

学生投稿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即可;

家长投稿可是家校沟通、学生成长等。

投稿邮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