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两年来,旅游企业因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导致重整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2023年,上市公司凯撒旅业和新华联相继重整,并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完成重整。凯撒旅业重整的结果是青岛市北国资入驻凯撒旅业,其由民企摇身一变成国资企业;新华联重整的结果是控股股东由新华联控股变更为盈新科技,实控人由傅军变更为王赓宇。
在2024年,旅游企业重整事件再次上演。10月,张家界中院决定对张家界旅游启动预重整,并发布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11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黄蓝小贷公司对山东蓝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蓝海”)的重整申请。
与前三家旅游企业重整略有不同,山东蓝海作为一家知名度较高的区域性酒店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见证和浓缩了中国饭店业发展历史,具有截然不同的时代意义。山东蓝海发家于1994年东营市的西城宾馆,至今已有30年历史,在山东、北京、江苏、内蒙、海南等地拥有80余家中高档酒店。同时,山东蓝海是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饭店协会会长单位,曾荣获“中国饭店金马奖”“中国旅游饭店业金星奖”“中国饭店集团60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事情的起因是2022年8月,山东蓝海向黄蓝小贷公司借款20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款期限自2022年8月11日起至2023年8月10日止。然而,截至借款到期,山东蓝海并未能按约履行还款义务。
于是,黄蓝小贷公司向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山东蓝海重整的请求,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2024)鲁05破申14号〕中明确指出,黄蓝小贷公司作为债权人具备提请山东蓝海重整的条件,而山东蓝海确实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山东蓝海在全国酒店餐饮行业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具备重整价值。
黄蓝小贷公司与山东蓝海一拍即合。一个提交重整请求,一个配合提交重整可行性报告,山东蓝海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重整程序。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并经同意,将山东蓝海重整一案移交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审理。
同日,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竞争选任山东蓝海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的公告》指出,将通过公开竞争方式指定一家中介机构为山东蓝海的管理人。按照一般流程,重整的企业将被指定临时管理人,作为对重整企业资产清核和债权债务清理、拟定重整计划等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重整不等于破产。实际上重整是对债权人债务的挽救。虽然,按照会计规则来看,山东蓝海已经是破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山东蓝海资产为32.68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共计24.22亿元,负债总计35.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7.99%。特别是对于山东蓝海而言,跟其他重整的旅游企业差异比较明显的是,山东蓝海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比重非常之高,可见山东蓝海资金的流动性遇到了重大问题。这笔费用若是能收回,对于解决山东蓝海的债务问题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引入新的投资者被视为企业能够重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对于山东蓝海而言,是否引入新的投资者却并非绝对选项。就山东蓝海目前的状况而言,重整已经是最佳选择。
©摄图网
山东蓝海作为一家致力于中高档酒店为主、餐饮职业教育为辅的酒店集团,曾容纳上万名学生的实习就业,其旗下的“钟鼎楼”“咸来一品”“渔歌舫”等都是其打造的知名品牌系列,直接成功挤入中国餐饮行业百强阵容,同时也成为山东地区同行中的佼佼者。因此,山东蓝海被称之为山东本土饭店业的黄埔军校都不为过。
山东蓝海自1994年起步,到2010年进入高速发展期,酒店数量一度达到130余家。也是在这一时期,关注到山东蓝海发展潜力的众多投资者纷纷入局,其核心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酒店”),包括山东省财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高速环渤海(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具有国资背景的股东均在内。甚至在2008年6月,山东蓝海获得普凯投资基金1000万美元注资。
山东蓝海并不满足于酒店行业,于是开始尝试涉足教育、房地产以及文化产业项目,逐渐构建起以酒店和食材供应链双主业驱动,带动职业教育、团膳、生鲜超市、生态农业、工程施工七大产业板块的发展模式。而造成山东蓝海重整的直接因素是其在房地产上的投资失利,特别是蓝海馨园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山东蓝海在现金流上面临巨大挑战。
但在2023年间,此前入局的一众国资出现了后撤,似乎预料到了某种危机。此时的山东蓝海已经深陷员工讨薪等舆论风波中。在2023年1月,山东高速投资控股公司、山东高速环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分别将各自持有的蓝海酒店的2.48%的股权对外转让。2023年5月,蓝海酒店的第三大股东山东财金资管集团挂牌转让蓝海酒店3378.3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作价1.31亿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蓝海酒店资产总额为24.81亿元,负债14.9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9.89亿元。2022年前十个月,该公司实现营收10.66亿元,净利润-316.22万元。2023年一季度,蓝海酒店实现营收3.33亿元,净利润601.25万元。至于接盘方是谁,暂无从知晓。相关平台显示,上述股东持有蓝海酒店的股权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国资与山东蓝海的关系也颇为微妙。
©摄图网
作为山东省本土酒店品牌,山东蓝海并非没有考虑过上市。特别是在早期资本夹持下,上市套现是国资入局后的一大期待,特别是实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增值的优质途径。
2020年1月,中路股份(600818.SH)发布公告称,由于山东蓝海未能按照约定在2010年12月31日实现上市,其已与张春良、山东蓝海达成股权回购协议,将其持有的山东蓝海1%股权(90万股),每股7.14元,作价642.58万元。此时,山东蓝海的估值约为6.43亿元。
此时,山东蓝海的前五大股东分别是张春良持股32.91%、力福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33%、东营区西城宾馆职工持股会持股10.08%、东营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55%和乐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55%,前五大股东合计持股76.42%。
此时,2016-2018年,山东蓝海总资产分别为42.41亿元、48.26亿元和46.35亿元;净资产分别为4.69亿元、5.02亿元和5.47亿元;营收分别为18.74亿元、19.79亿元和21.7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92万元、3285万元和2275万元。
可见,山东蓝海构建的上市设想是实现整体上市,而不是单纯的酒店板块的蓝海酒店上市。但遗憾的是,山东蓝海的这一构想至今并未能实现。
总之,在折腾数年之后,山东蓝海重整之路即将开启,未来依然是充满未知。如何审时度势开展业务转型或布局,如何处理与外部投资者的关系,如何在区域谋取长久生存等都是山海蓝海留下的课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