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他妈的是变了。”
仍然还记得他将打火机握在手里。
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只能被无情抛弃。
1998年,贾樟柯拍出了《小武》,一夜成名。
后来,此片也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
法国《电影手册》——
是《小武》,它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
其实被“边缘人”符号化的人物有很多。
比方说除了小武,还有他。
今天的推荐——
《塔洛》
在《塔洛》之前,导演万玛才旦曾拍摄过四部藏语长片电影。
而唯有这一部,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
2015年,该片荣获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有人说,这将是又一部令人无法忽视的华语电影了。
四十多岁的塔洛,他是一名牧羊人。
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记忆力超群。
比如他清晰记得羊群中的公羊,母羊,以及小羊羔的数量。
甚至,连同它们的模样。
2004年,为响应国家政策,塔洛去派出所办理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张身份证。
在所长面前,他一字不落的背出了《毛主席语录》。
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办理证件之前,塔洛按照所长的要求先是来到了一家照相馆。
无奈,人家说他头发太乱。
作为一个牧羊人,塔洛没那么多讲究。
但为了要用上很久的身份证,他还特别在理发店享受了干洗服务。
在和塔洛的交谈中,洗头妹杨措大致了解到他是一个老实人。
当然,最重要的——
塔洛有羊,所以富有。
由于杨措的主动,塔洛第一次尝到了情窦初开的滋味。
以至于他回去后,日日都想着这个女人。
终于,恋上酗酒的塔洛还是在“工作”中出了差错——
第二天醒来,他发现他的羊被狼咬死了几只。
雇主闻讯赶来,二话没说就给了塔洛好几巴掌——
“记住,你就是个放羊的。”
因孤独和不忍再被羞辱。
塔洛一气之下就将羊群全部卖掉。
如料想中那样,他带上整整16万,再次出现在杨措的面前。
如果说杨措代表现代,那么塔洛便是与她对立的原始。
比如他说他从来没见过短发的藏族女子。
而且在传统的思想里,女子抽烟便是无德。
更有趣的是,他根本没有拿过麦克风。
在KTV里唱歌,也只是清唱一曲最古老的民歌。
像塔洛这样的牧羊人。
他们一生浪迹草原,与牛羊作伴。
不在乎名字,也会忘记年龄。
因为经历过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所以就像《毛主席语录》中写到的那样。
他们认为的正确与伟大,无非就是像“为人民服务”那样的关键字句。
几乎是注定了的——
这样的人,无法融入现在的社会。
哪怕他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终于不再像个小偷。
哪怕他也理过发,K过歌,有过一夜温情。
但塔洛依旧还是塔洛——
一个有着旧日的藏族人应有的淳朴和真诚。
在他认为的世界,就如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一样——
所有的所有,都非黑即白,
好比一个不谙世事的幼稚孩童。
有人说,这样的塔洛,真让人担心。
毕竟在偌大的中国,还有数不尽的塔洛,在接受着现实的凌迟。
但我想,他在他的认知里失落,别人也会用别人的生存方式去冲击亦或是诱惑。
到头来,每个人都是逃不掉的。
就像塔洛在经历欺骗以后,他就再也不能流利的背出《毛泽东语录》——
迷失可能只是暂时的痛苦。
而最可怕的事情却是,我们终将习以为常。
那么最干净最质朴的世界在哪里?
嗯,也许,真的就只是在电影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