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麻山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五个新提升”奋斗目标,倾力打造“四区一城”,在稳经济、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
面对经济下行和石墨需求市场紧缩等不利因素,麻山区抢抓政策机遇,全区经济运行态势回升向好。全年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6.5%、3.5%,位居全市前列。2024年,麻山区共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26项、市级荣誉32项,420余项经验做法获市级(含)以上推介。全年累计争取到位国债、地方债、中央预算内等资金3.52亿元,创历史新高。
麻山区大力发展“四个农业”,粮食播种面积12.75万亩,产量达1.12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新增“两品一标”1个、规模化养殖场1家,生猪、肉牛、禽类出栏量分别增长7.31%、8.22%、8.26%,挂牌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占全市75%。脱贫成效持续巩固,监测对象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4%,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4户7人。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45万元,实施项目8个。16个村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累计收入实现628.86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5个村收入50万元以上。乡村环境有效改善,补植行道树13公里,实施“百村千街”工程项目,建设省级精品村1个、示范村2个、市级达标村4个、样板街道8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垃圾收转运体系实现全覆盖。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1个,同比增长256%,开复工率达100%,完成投资10.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7.1%。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区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0余次,举办推介会3场,成功签约7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总额达35.8亿元。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全年转化科技成果3项,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全区企业累计获得各类奖励资金538.8万元。
城区功能日臻完善,改造中心城区排水暗渠0.3公里,维修居民楼防水工程39栋,老旧小区、客运中心提质工程全部完成,墨都名苑全面竣工。安装充电桩6座、充电端口28个,交通信号灯2处。城区环境不断提升,深入实施“绿在鸡西”三年行动,建成禁毒公园、绿地公园、花海景观,新增城市绿地12.2公顷,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指标任务全部完成。生态环境有序修复,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2公顷,争取国家级、省级资金1.24亿元,治理侵蚀沟314条、泥石流灾害点2处,超额完成2024年度耕地恢复任务。
全年民生支出2.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城镇新增就业388人,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044.43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八连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3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普惠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均实现100%。区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建国社区获评省、市健康细胞示范单位。文体活动亮点纷呈,成功举办春节联欢晚会、麻山音乐季等活动17场,积极组织参加市九运会、全民冬运会,获得2金、2银、6铜的优异成绩。
信访案件及时受理、按期答复,如期完成上级交办信访积案化解,化解率全市第一,一季度信访考核全省第一。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追回农民工工资36.5万元。新组建“巾帼社区警务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4件,化解率92%。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和综合指挥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运行“情指行”一体化勤务模式,全区刑事案件、电诈案件立案分别下降48.39%、54.55%。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