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儿,竟说些老一辈儿听不懂的话。
什么“今天你吃鸡了吗?”
“抖音上的爆款你买到了吗?”
“我又抽到SSR了!”
一款手机仿佛玩遍全世界。
但是要跟咱以前比,哪有咱以前的穷孩子会玩儿啊!
找个什么小破玩意儿,都能玩儿一下午!
不信您瞅瞅这些东西,保准您瞧着眼熟!
同一版本吧,没毛病!!
曾经,我们心灵手巧...
课间就爱玩翻绳。有的人特讨厌,专门翻又难又复杂的。每个花样还都有名字,什么“降落伞”,“茅坑”,“蜘蛛网”,您现在还记得怎么翻吗?为了比赢人家,还特意买过翻绳的书。
那时候的小孩儿不爱生病,因为没有雾霾,也没有那么多大人也读不懂的作业题目。放了学就一块蹦蹦跳跳的,这才应该是童年的模样!
曾经,我们都是运动健将...
跳大绳和跳皮筋是最强身健体的两种游戏。跳大绳可以男女一起玩,
人越多越好玩。还能玩出很多花样。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这些歌谣每个女孩儿都会唱。
几块碎破布,一点儿粗砂或者豆子一缝,就能玩砍沙包。
曾经,我们都是小小收藏家...
大人的烟盒,我们攒。攒起来叠成方宝,几个人一块儿摔着玩儿。(现在想想,那时候怎么能玩儿的那么开心呢)
我们喜欢攒糖纸,比谁的好看谁攒的花样多。每天放学回来还有打开自己得“收藏盒”好好欣赏一番,有新成员的加入还能激动半天。
我们攒冰棍,攒一大把以后,玩挑冰棍,一把冰棍乱洒在地上,挑一根冰棍还不能碰到其他的棍,这也是需要技术和策略的!
曾经,我们沉醉于大自然的乐趣...
到了春天,我们喜欢摘一片柳叶对折,吹出哨音。
厉害的还会做柳梢,吹出的哨音更好听。
串红的汁儿是甜的。每次看见了都揪一把吸里头的汁儿。
您知道现在哪儿有吗!国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里您寻摸寻摸!
长满绿色的刺的苍耳,男孩儿每次都用来捉弄女孩儿。把苍耳随便一扔就能挂在女孩儿的长头发上。关键是,她们还发现不了!
秋天的时候爱玩儿拔根。都用杨树叶根儿。那种褐色、又老又黄的根儿通常老能赢。我们都叫“根儿王!”,或者“千年老根!”
过了麦收季节,雨季来临,天气更加炎热,咱们就一块儿捉知了猴。那个小铲子,专找树底下绿豆大的小洞,掌握诀窍,一挖能挖好多。天一亮它们就开始往树上爬。等变成蝉再捉就难了。
下雨以后还爱玩泥巴。雨水一泡,随手一挖就是一块好泥巴。把泥巴团巴团巴,搓巴搓巴,捏什么,像什么。
曾经,我们不仅爱玩,还是一群会玩的孩子...
家里吃羊蝎子,都得把羊的膝盖骨给挑出来。耍羊拐绝对也是一项技术游戏了。
那时候谁要是有一副(四个就是一副)羊拐都会很自豪。说来也有意思,几块羊骨头就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小时候玩儿吸铁石,在一堆沙子里能吸出铁屑来。攒多了把铁屑倒在纸上,用吸铁石吸出不同的图案(说是图案,其实就是...瞎吸)也能用吸铁石吸出家里掉的大头针、曲别针什么的。跟寻宝似的。
我们会自己找东西玩,后来,生活变得富裕了点儿,我们也爱买一些小玩具。
会跳的青蛙
小人书
悠悠球,以前还会玩好几种花样
抽陀螺
四驱车,还专门买过跑道
有一年肯德基儿童餐出了一款能录音的哆啦A梦。缠着爸妈去吃了一回。那应该是小时候比较高科技的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