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也可以刻意的控制自己的呼吸频率,深呼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紧张的经历,感觉像是心里揣了个小兔子,这时,耳边会有一个声音说:“深呼吸,别紧张,放轻松”,深呼吸几次后,好像确实不那么紧张了。除此之外,瑜伽也对呼吸的方式有一些要求,瑜伽老师会告诉你何时吸气,何时呼气,一节瑜伽课下来,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这样看来,呼吸可以对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情绪的调节又与大脑的神经活动息息相关,那么,呼吸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发现了呼吸调节情绪的神经通路。
实验中,研究者首先建立了小鼠对声音的恐惧条件反射。足底电击对于小鼠来说是一个有害的刺激,所以如果受到了足底电击,小鼠就会表现出“定住不动(freezing)”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能够直接引发行为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i, US),类似的还有狗看到食物会流口水,这里食物也是非条件刺激。如果在电击小鼠之前,让它听到某种声音,重复几次后,小鼠仅听到声音后也会表现出freezing的行为,由于声音本身并不是一种有害刺激,而经过学习后小鼠建立了声音与电击之间的关系,我们把这种经过学习后引发行为的刺激(声音)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i, CS)。
了解了恐惧条件反射实验后,我们再来看看呼吸对小鼠freezing行为的影响。
在用鼻子呼吸时,气体会经过鼻腔进入肺部,大脑中的嗅球(olfactory bulb, OB)会感受到空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