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我们只做一件事,告诉你:整理,其实可以有趣又好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硅谷投资人吴军: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 公众号  ·  · 2025-04-12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在看硅谷投资人、得到APP“硅谷来信”主理人 吴军 老师的《 见识 》(白金版)。
最喜欢第二章《人生需要做减法》。反复阅读后,一妍编辑整理出“ 吴军老师的6个断舍离哲学 ”,打破一般人的思维定式,十分值得与读者分享。
图片
吴军的第一个断舍离:
低层低的追求

《人生需要做减法》一章里,吴军提出的核心观点是: 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这样也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机会。
我们究竟需要舍弃什么?
吴军认为,我们首先要断舍离的是 低层次的追求 。因为它们会导致人不幸的命运。举例来说:
  •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 为了省医院出租车钱,在路上多走10分钟。
  • 为了抢几元钱的红包,每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
  • 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 为了一点儿折扣在网上泡两小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吴军在书中写道: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它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需要时刻检视自己是否正在忙于”捡芝麻”。比如,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这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长此以往, 一旦习惯这种工作,真正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
图片
吴军的第二个断舍离:
“赚小钱”的思维方式

吴军在书中举例,苹果公司的产品线, 一个巴掌 就能数得过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之一,因为它在 捡西瓜
捡西瓜的人的人的思维方式,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它们不会为那些因蝇头小利心动,而是把目光放得 更长远
除眼光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捡西瓜更要 有能力 。它不能只靠运气,而是需要 长期培养 才能获得。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每个在职场中的人, 与其把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心思聚焦到一点。 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通关密码是“ 耐得住寂寞 ”。只要你立志于捡西瓜,不妨告诉更多人,不用怕他们来和你抢西瓜,因为大部分人看到芝麻依然会去捡,捡多了,西瓜自然就留给有智慧的人。
图片
吴军的第三个断舍离:
精致的利己主义

书中吴军引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感叹: 北大和清华培养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吴军认为,我们社会有太多的薛宝钗,太少的林黛玉。
相比薛宝钗的“会做人”、“情商高”,吴军更欣赏的是林黛玉“ 作诗的性格 ”。这种性格人,拥抱 意境、浪漫、唯美 理想 ,同时又不失 率真
很多人问吴军:机器智能取代人之后,人怎么办?
吴军的回答是:人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一个是 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一个是 梦想和浪漫的情怀
有意思的是,吴军提到一个《硅谷百年史》作者之一 皮埃罗·斯加鲁菲 的一个观点。他认为,硅谷的成功,主要靠 林黛玉式的理想主义叛逆行为 。不同的是,林黛玉得到了一个悲剧结局,而硅谷的很多创业者成功了。
吴军推荐读者阅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一批真正左派人士的作品,比如 罗曼·罗兰、茨维格、海明威、乔治·奥维尔、白求恩、罗伯特·卡帕 (著名新闻照片《西班牙战士》的拍摄者)。因为这群人是“ 以生命写诗 ”的人。
图片
吴军的第四个断舍离:
同时做很多事情

虽然罗振宇老师在很多场合把吴军说成一个善于利用时间、同时能做很多事的人,吴军却在《见识》里写道:我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
很多人写信问吴军:时间是如何挤出来的?
吴军回答: 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提问者又问:每天的事情那么多,这件事应该做,哪件事也必须完成。怎么可能不做呢?
吴军回答:这事因为你已经陷入了常人的思维定式。你说的这事情如果不做,难道天能塌下来吗?
吴军从《庄子》内篇《养生主》里得到两条重要启示: 跳出思维定式, 换一个角度 ,来判断一件事的重要性。同时, 敢于舍弃。
每当有人问吴军:怎么才能每天有更多的事情做事?如何能够抓紧时间?
吴军的回答是: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少做事。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 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图片
吴军的第五个断舍离:
在时间和金钱之间选择金钱

吴军写道:很多人会在时间和金钱之间选择金钱。这事一般人的思维定式,过分考虑了钱的因素,而忘记了 人一辈子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生命是由有限的时间构成,而钱超过一定程度后启示就不重要了。那么也就容易明白为了获得时间而辞去高薪工作的道理。
吴军在2014年年底离开谷歌。很多人问他,公司付给你按么多钱,待遇那么好,工作又灵活,为什么要辞职呢?吴军回答:在谷歌的工作占去了我太多时间,以至于我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比如 写书
那次选择,让吴军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想要换取更多的时间,就 必须牺牲很多经济利益。
图片
吴军的第六个断舍离:
多而全

吴军提到,除 少做事情 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 做好事情。
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时间,只能获得两倍收益。
但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讲事情做的比别人好,两倍的时间可以获得 10 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这就是他眼中的“捡西瓜”。
他在书中举例,通常第一次办公司的人找投资人融资时,会描绘一幅非常美好而宏大的远景图画,讲自己既要做这件事,又要做那件事。而有经验的投资人,都会建议他们 做减法
吴军在很多场合讲过,创业不要一开始就做平台公司。因为小公司已开始资源很有限,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全面铺开工作。想要在短时间里在某个方面领先于大公司,必须把所有人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 小公司必须学会做减法
硅谷有一家2013年成立的视频识别公司,创始人来找吴军他们融资。他们很想投资,但感觉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心思不够专一。于是给出建议: 把公司长长的做事清单减为三件,最终减到只有一件事 ,一直减少到再减你们就不能成为你们自己的程度。
最后这家公司真的减到只剩一件事。吴军说:“ 这就是你们的核心价值所在。 ”后来,吴军给他们投资。一年多后,这家公司被亚马逊高价收购。
图片
吴军断舍离哲学的关键三步

在做减法一结尾,吴军引用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句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学习如此,做事更是如此。
他写道: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 关键三步 是:
①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式。
②找出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
下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

最后,祝第1整理术读者都可以从《见识》这本书里 收获不一样的见识
4月26日一妍视频号直播时会和大家共读此书。欢迎提前购买,手握《见识》云端相聚。
原价:69元
周一妍视频号*中信出版合作优惠价: 49
一妍实拍图:
图片
小调查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整理自己 慢养心气 专注创作
图片
公众号:第 1 整理术YiOrganizer


图片

视频号:周一妍 Shirley


👇长按二维码,聆听播客《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推荐下载小宇宙APP,解锁完整节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