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的官方账号,天地人和、经世致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关于大S,大家到底在意难平什么? ·  昨天  
彬彬有理  ·  大S猝然去世:活到最后是慈悲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用永远天真无畏的杉菜送别大S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过年社交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活到30岁才知道的女人春节酒局技巧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盘古智库

【观察】胡波:美国南海政策军事化值得警惕

盘古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8-13 18:38

正文

引子

8月10日,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再次闯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从5月25日至8月10日,不到三个月时间,美军就实施了三次“航行自由行动”,频率远超奥巴马时期。而且,美军在美济礁的行动烈度较以往有明显的升级,不再遵守“无害通过”的规则。

8月10日,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再次闯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从5月25日至8月10日,不到三个月时间,美军就实施了三次“航行自由行动”,频率远超奥巴马时期。而且,美军在美济礁的行动烈度较以往有明显的升级,不再遵守“无害通过”的规则。


不过,与美军在南海的其他行动相比,“航行自由行动”实在是小儿科的东西。美国海军在南海的战略威慑、抵近侦察和军事演习等方面的力度都在加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海军正在调整其在南海的前沿部署方式:一方面,美军继续增强在西太平洋的整体部署,构建更强大的机动力量——特遣舰队;另一方面,美军正试图加强在南海前沿地区的常态化军事存在。近期,美军导弹驱逐舰等主力舰艇在南海的部署时间明显增长,如“斯特塞姆”号通过停靠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或访问南海周边国家的港口进行补给,在南海停留了约3个月之久。美国海军近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事故也更为频繁,“落水”事件、碰撞事件此起彼伏——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军在包括南海的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强度非常大。


        美国空军同样强化了在南海的行动。6月8日,两架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中途飞越了南海,与美国海军“斯特雷特”号导弹驱逐舰(DDG 104)展开了联合演练。7月7日前后,两架B-1B轰炸机再次飞跃南海。此前,美国空军每年虽然也有轰炸机来南海,但通常是相对落后的B-52型,鲜有公开报道B-1B巡航南海的记录。此举标志着美国空军日益重视南海,并抛弃军种间的隔阂与成见,积极与美国海军在南海并肩“作战”。


         总的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日益显现出“军事化”的倾向,军事手段在美国整个南海政策中的地位和权重都在上升,军事动作在显著加大。


        尽管特朗普政府总体上对南海的关注和调门较奥巴马时期有所下降,政治、外交、法理和舆论等方面的动作也不如奥巴马时期花样多,但美国政策圈子内的建制派和战略精英依旧高度关注南海,并伺机对特朗普施压;美国军方和国会在南海有重大的利益,一直没有放弃在南海搞动作;特朗普本人虽然在南海问题上不如奥巴马那样偏执,但他也会用南海做“牌”向中国施压。对于美国而言,南海局势的走向依然十分重要,美国不可能坐看中国不断扩大在南海的力量和影响力,也不会甘心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出一套美国没有话语权的地区秩序。


        不过,由于目前南海局势总体趋缓,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都纷纷后撤,美国在南海的支点在减少。加之美国目前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大不如从前,其政治、外交、国际法和舆论手段都难以在南海找到好的着力点。但是,美国军事系统受到政府更替的影响较小,行动效率相对高。而且,特朗普对马蒂斯的相对尊重和信任,使美国军事行动受到白宫的掣肘大为减少,行动的自由度大幅上升。因此,包括“航行自由行动”在内的军事行动已成为美国南海政策的“救命稻草”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已日益呈现“军事化”的特点。在其他手段不太给力的情况下,美国南海政策不得不高度依赖军事手段——它不仅是为了实现军事上的目的,还有以军事行动施加政治和外交影响的意味,即所谓的“以力量投射规则”。


首发于“澎湃新闻”。

主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阅读

【解读】左希迎:南海秩序的新常态及其未来走向

专访于洪君:美“联俄制中”不会发生,南海局势不影响“一带一路”建设

张锋:特朗普政府会将商业交易逻辑引入南海政策吗


胡    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