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药
独到的眼光,独家的访谈,独特的调性,毒辣的评点——毒药聚焦圈内重大、突发、热点事件,深挖业界资深、知名、当红人物,推荐精彩影视剧集,强调网感、深度、专业和趣味,着力树立影视报道新标杆,致力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第一媒体。帐号主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权力的游戏》要拍电影版了 ·  昨天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102092214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药

《人民的名义》是起点但不是终点,内地第一女制片人安晓芬闭关再造爆款新剧

毒药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10-30 13:07

正文



陆毅被裁靳东上位,达康书记人设要崩塌……连日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要拍2的消息喧嚣尘上,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果真如此?10月26日,有“内地第一女制片人”之称的大盛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人民的名义》“最坚定的投资人”安晓芬,在接受麻辣鱼独家专访时表示,消息铺天盖地,但多是谣传。


最近一两年,安晓芬在媒体上露面不多。本次采访,原本也是一口拒绝的,但经反复沟通,她才勉强同意。在她看来,近几年市场变化太快,观众迭代的同时,行业人才也在迭代中,很多经验,很多思考,都需要重新定位,重新学习。虽然经历了市场洗练,但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她始终认为用作品说话才是硬道理。正是基于这些反思,或对行业更有价值,于是便才有了这次采访。


安晓芬此间还向麻辣鱼独家透露,大盛国际目前正在筹拍“首部反映我军革命战争年代密码破译师战斗生活、解构另类无名英雄群体百年荣光”的谍战剧,计划明年开拍,后年制作完成。彼时,新中国成立刚好90周年。


▲安晓芬

 

投拍首部电视剧就赶上一个大爆款

 

3月28日,《人民的名义》低调首播,开播即火,好评如潮。收视率从刚开播的1.5%,攀升到4月28日大结局时破8%,创下近年国产电视剧收视之最,最高峰时的收视率直逼春晚。相关大数据描绘的粉丝画像中,超过六成是“80后”“90后”。


不是IP剧,没有小鲜肉引流,却被一群老干部霸屏……开拍之前,《人民的名义》其实并不被圈内人看好,这也让导演李路的融资之路异常艰辛,先后有50多家投资方撤资。


就在投资同行纷纷在开机前逃之夭夭时,一直投资电影的安晓芬却临危“补缺”,参与了这部电视剧的投资,并成了真正投进钱的公司之一,以致后来又成了该剧“最坚定的投资人”。她说自从加入这个团队,就“从来没动摇过,害怕过,也从来没想过它会不好。”


事实上,在接触《人民》之前,安晓芬正在谈另外一个反腐电视剧,但因合作条款未能达成一致,不得不放弃。熟料,转角遇到的《人民的名义》,竟成为了她首次投资的电视剧,并且还成为了一炮走红的大爆款。



“我一直认为它会火”,尤其是有次去探班,看片段回放,贪官赵德汉那满屋子的钱让她感到非常震撼,“我当时觉得就为这个镜头,观众得傻掉疯掉。”可是该剧后来的现象级表现,还是让安晓芬有些小确幸,因为“我真的没想到它会这么火。”


除了“无知者无畏”的自嘲,安晓芬敏锐的投资眼光可见一斑,而这更在于她对国家大势的精准预判。她认为,《人民的名义》切中了当下现实生活的真实痛点,通过艺术形式再现党的反腐大业,为政府反腐摇旗呐喊,为百姓讲述反腐成果,必将深得人心。


事实也是如此,即使在这部被冠以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大戏收官后,《人民的名义》是否会拍续篇的消息,就一直被反复提及。近来,不仅有陆毅要被裁,靳东要上位,达康书记被黑化人设要崩塌,瑞金书记要与侯亮平的妻子钟小艾唱“对台戏”等剧作信息频频爆出,甚至还有某上市公司发布“自愿性公告”,称将会参与续集拍摄。


身兼同名小说作者和编剧的周梅森曾向媒体表示,目前“网上所有关于《人民的名义》第二季、续集,招演员,多少大牌加盟,均属无稽之谈。”


“如果有其他的电视剧,叫做《人民的名义2》也是不可以的。”安晓芬说,因为版权在周梅森老师那里,至少由他授权拍摄,原班人马再次合作,才可以叫续集,“但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而在他们主力团队交流群里,讨论更多的还是全球如何打击盗版的问题。


新剧或将成为又一主旋律爆款作品

 

尽管不想“为了做主旋律而做主旋律”,可一旦有好的故事来敲门,安晓芬还是不能拒绝。这次,进入她视野的,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谍战作品,“名字暂时保密中”。



她给麻辣鱼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一般形式上的谍战小说,是首部反映我军革命战争年代密码破译师战斗生活、解构另类无名英雄群体百年荣光的作品。


除了作品罕见的题材,更打动安晓芬的,还是小说所揭秘的这个鲜为人知的奇诡职业,及其所叙记的那些奇诡多异的另类神秘英雄。


有史学家评价说,在红军历次反“围剿”、长征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这群长年隐姓埋名、大功不语的神秘人,通过独特的职业技能、奇诡的制敌手段,成为我党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多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重要法宝。


他们是一群用智慧之手打开胜利之门的人,尽管他们一生都在战斗,但留给人们的却永远是背影。安晓芬说,当她初次看到这篇小说时,仅仅翻了几页,就让她有了怦然心动、一见钟情的感觉。


说到动情处,她甚至在不经意间提高了谈话的声调。或许,她是真的太喜欢这个作品了。


“这个剧一旦拍出来,那肯定是很多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没法比的,因为它植根于大量的革命战争史实,而且是首次解密。”直觉告诉安晓芬,这件事能成。


安晓芬向麻辣鱼透露,这部剧集的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剧本由知名编剧余飞操刀改编,计划2018年下半年开机拍摄,2019年制作完成。


彼时,她从影将超20年,这或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份最甜蜜的礼物;彼时,新中国成立刚好90周年,这亦或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共和国献礼。


创业9年五大突破实现自我超越

 

时针回拨到2008年,安晓芬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


开门“双响炮”,让她讨了个好彩头。


《锦衣卫》是安晓芬创业后制作的第一部影片。2010年春节档,该片凭借1.45亿的累计票房,成为当年春节档国产片票房亚军;同年4月上映的《叶问2:宗师传奇》,是她创业公司制作的第二部作品。该片上映首日在全国的点映场次超过2000场,观众人次突破20万,票房笑傲当年五一档,最终收获2.34亿。



在2010年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上,《叶问2》和《锦衣卫》分别位列第6位、第17位。如果除却国外大片,仅按国产影片排名,前者则位居第5,后者位居第10。在当年近102亿的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中,共有17部国产影片票房超亿,而初出茅庐的安晓芬,一人就经手操盘了两部。


可在当时,圈里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说“安晓芬疯了”。但凭借对市场的直觉和经验,她始终坚持一个很重要的认知,那就是精神的力量。


“如果你从最开始就怀疑它,那你付出的努力和激情可能都会差一点火候,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件事一定能做成,一定要做成,并且保持拼死一战、没有退路的状态,可能不成的事也成了。”安晓芬说。

2


赔钱拍电影,让她主动找回了情怀。


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叶问2》,安晓芬一直都是在和优秀的大导演(比如李仁港、叶伟信)、名演员(比如甄子丹)以及比较成熟的团队合作,这让她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如果没有能力自主开发、独立制作,就不能称为电影内容公司,你顶多是个电影运营公司”,她逐渐意识到这种瘸腿的危险性。于是,自称运营型制片人的安晓芬,开始谋求向内容型制片人转型。


根据网络火爆动漫改编的电影《李献计历险记》,是她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找题材、组团队,从剧本到导演、演员,从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到后期制作,融入全产业链的试水之作。最终,投资1510万元的《李献计》,票房回收不足1000万,把前两部作品刚刚赚到的钱又赔出去了大半。



本想在脱离大导演、大明星的情况下,闯出一番天地的安晓芬,这次未能赢得幸运女神的眷顾。但她坦言,自己从未后悔。


“单纯的投资者就是要赚钱,所以要考虑风险和回报。”安晓芬向麻辣鱼表示,但当你既是投资者又是制作者的时候,你可能会为了某种目标,或者某种情怀,明知道会赔钱也要去拍一个片子。


“就像《飞越老人院》,我们明知道不赚钱,不是也拍了吗?但它带来的社会意义,远不是金钱能换来的。”经历了这两个文艺片的拍摄,安晓芬的大盛国际向内容制作公司转型迈出了一大步。

3


炸裂“小时代”,让她再次博得关注。


在不断的“试错”中,不唯利是图的安晓芬,很快就再次品味到了商业带来的“甜头”。


以5000万投资博取到近8亿总票房的《小时代》1、2,让她创造了《叶问2》之后的又一个奇迹,也又一次为她博得了关注。但她说,这部电影其实是儿子帮他拍板才做的,“我是真心想为孩子们拍一部好电影。”



对于《小时代》,以安晓芬、柴智屏为首的幕后团队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签下了杨幂、柯震东等一批合适的演员;二是完全“放权”给小说原著作者兼影片导演编剧郭敬明,让他“放手去干”,最终拍出了一部年轻人喜欢的电影。


当然,影片招致的非议,致使口碑、票房呈现两极炸裂,也使其曾与《富春山居图》《私人订制》一起被有“中国版金酸梅奖”之称的“金扫帚奖”评为2013年度最令人失望影片。她在当年的“获奖感言”称:“电影是艺术产品,一经面市,就是要任人评说的,无论褒贬,我都会从中吸取营养,督促自己去做更好的电影。”


谈及往事,安晓芬依然表示,《小时代》想反映的,其实是片中男女主角们的励志故事,讲述的也是他们的亲情友情爱情。所谓的“拜金”,不过是某些有话语权的人的舆论导向,“我们请来‘台湾时尚教母’柴智屏做监制,就是想打造电影的时尚标签,希望它足够时尚,足够现代,仅此而已。”


在安晓芬看来,再完美的作品也会有缺陷,每做一部电影都是和电影一起成长的过程,而最满意的作品永远都是下一部。

4


看齐好莱坞,让她尝试制作东方魔幻。


被称为“中国魔幻电影新起点”的《钟馗伏魔之雪妖魔灵》,是安晓芬倾力打造的一部作品。她说,这里面隐匿着她的“野心和追求”——向好莱坞工业化看齐,制作东方魔幻大片。



冲着10亿票房而去的理想,在4亿现实面前略显尴尬。但这次并不算成功的“自我突破”,最终让她看清了与好莱坞水准在技术、资金、人才、时间投入等方方面面的差距,也让她重新认清了技术与内容的关系。


“当我们过度追求好莱坞工业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中国人对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吸收问题。”安晓芬向麻辣鱼分析说:“我们在一味追求特效大片的视觉效果,但对观众来说,经过十几二十年好莱坞大片的浸淫和启蒙,观众看过了太多的类型、奇幻电影,可以说见怪不怪了。这时候,你在资金技术人才都不甚到位的情况下,去和好莱坞大片比拼技术,显然是不明智的。而利用我们的文化优势,用极致的情感给观众讲好故事,可能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故事讲不好,情感不到位,没有代入感,就算你花20个亿制作也是没有意义的。”安晓芬如此定论。

5


与此同时,关于安晓芬自己的好故事还依然在持续。


比如,她以《人民的名义》为试金石,向电视据投资的跨界探索。


宁可谨慎保守,也不要激进冒进


作为影视圈内为数不多的女操盘手,安晓芬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行业翘楚,并在“男人的世界”里杀出一条血路,除了她精准的眼光和冷静的思考,其丰富的阅历或也至关重要。



会计师出身的安晓芬,首次“触电”应该追朔至1993年(正式接手电影则是在1997年)。从那年算起,她跟着张伟平与张艺谋在新画面影业足足待了8年。虽然负责的是财务工作,但她可以通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清楚片场发生的事情,而且还精确掌握了电影的成本分布。


此后,从星美传媒,再到时代今典,安晓芬在15年的职业生涯里,完成了“三连跳”。此间,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制作、再到宣传营销、院线放映、风险评估和成本控制,她摸清了电影工业的每一个环节。而她在今典时,参与筹备的《画皮》、参与制作的《叶问》,已经让她找到了激发“小宇宙”燃爆的金钥匙。


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一切都要靠自己,但铿锵玫瑰持续在绽放。在潮起潮落的学习与思考中,安晓芬逐渐悟出了属于自己的密钥:

高举高打。


“张艺谋和张伟平两位恩师,是我进入这个行业最早的引路人。”安晓芬表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抬高了自己入行的门槛,“当你知道了标杆在哪儿,你就会在无形中向标杆看齐。”


据说,她是从老谋子《有话好好说》的账本里,完整地了解到了一个电影的成本预算到底是怎么分布的。


拒绝重复。


无论是投资制作电影,还是电视剧,从影20年的安晓芬,一直在尝试新东西。比如对题材的选择,“做过了就不想再做了”,“因为你想表达的已经表达完了,剩下的就是商业利益上的东西了。”


再说,“一个作品的打磨,可能需要经过一两年、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一个人进入创作期能有多少个两三年啊,所以重复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不求速度。


安晓芬说,自己是一个“不追求速度”的人,而是尽量追求做一个成一个。在她看来,强压的任务和规划,或会导致很多事不能很从容的实现。目前,大盛国际基本保持着每年一部作品的频率在制作发行。


“我们这个行业不该是资本催生的行业”,资本追求多快好省,而作品却是追求精雕细琢,仓促投产就会很容易导致不合格作品的出现。未来,市场会越来越成熟,电影人也会越来越踏实。


精准营销。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没有“不思进取”的观众。时至今日,随着90后、00后的崛起,安晓芬说现在越来越难摸到观众的心理。


比如在营销宣传方面,以前按照宣传套路,海陆空全方位铺到,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即使穷尽能想的所有办法,依然打不动观众,即使尝试各种手段,依然喝者寥寥,即使打通各种渠道,依然不知道观众在哪里。


“当下多屏时代,面对多变的市场,多变的观众,我们到底该如何精准营销?又该如何接近观众,与他们互动交流呢?这也许是所有电影人都应该重新研究的新课题。


经过一番思考后,安晓芬自我总结说:“金杯银杯都不如作品带来的口碑,无论多么花哨的宣传都不如观众口口相传,让观众自发自愿去讨论,才是最成功的营销宣传,这是作品品质带来的,是最硬的功夫,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追求的境界。”


切勿冒进。


“电影是不能有短板的艺术,而电视剧长板足够突出可能就够了。”所以在做电影时,要尽量把控好每一个环节,好题材+好团队+好质量,风险就会相对较小。不要总奢望爆冷门,因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宁可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是抵抗风险的唯一办法。


“相比大公司,人家可能赔几个亿也没多大关系,赔了就赔了,而对我们,可能赔了就真的没了。”不过,“至少到现在,我们自己还能养活自己。”


说出这句话时,安晓芬笑了,笑的很爽朗,也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