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家远在天边,是地图上那一个小小的红点
家又近在咫尺,是一张夹在钱包里的全家福
@tyyy-浙江财经大学
家是是记忆,是情感
是在流浪时能够温暖安放的位置
上个月
第四届KPKP大学生摄影创作营报名开启
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的小伙伴用影像
记录和表达的
「家」
一起来看!
@
Goodgoodmanson-四川传媒学院-王雨行:
家是每个人心中的归宿。就算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你还是能想起它无数个小的记忆点。家是伴随你成长,无数次出现在你的回忆和记忆中的,你到达次数最多的目的地。
@涵子-四川传媒学院-曾嘉凡:
家是一种记忆,当下发生的事情都是不会被提起,与人交谈后才会去勾起某个点的回忆,让人去引发思考。我这次的作品其实是在老照片上做一个修饰,以红色作为线索,将自己内心中最清楚的点标记出来。
@崩:
这两年我背井离乡,生活在上海最南部临海的一个小镇子里。这个贫困破旧的好似从未进化过的小镇就成了临时的“家”。
我仿佛是来到了这个国家最发达最魔幻的城市,其实还是困在生活里面。
@
章鱼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章文:
家是个概念,是个可以让人暂时从现实的泥溷中探出头来透几口气再一头扎进泥溷中去的地方。家可以是一个星球,一个国家,或一间茅篷,一张绳床。家也可以是拆迁后满地废墟中的一张沙发,一口浴缸……
@YummmYm-成都文理学院-杨铭:
家是牵挂与羁绊。 我交了两组作品,在老家偏僻的县城我用广告牌营造出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小城的灯红酒绿。在大城市广州我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其实也反映出两个家所在的地方文化的差异,广东人的务实与四川人的享乐主义。
@林小文-潍坊学院-林健文:
“家”由家庭的环境,家人,家风共同组成。我这次的拍摄作品是其中的家人。从家人的组成、关系、日常生活可以看出一个家的具体环境,一个家传承的家风,所以我选择了家人。最希望收获的其实是友谊。
@
素綮-广州商学院-高肇茵:
小时候总想着离开家,长大后总想着可以偶尔回回家。可能家里条件会因为你的年龄而满足不了你不断膨胀的野心,但他终究是在你心里、存在着的、想念着的、最有温度的地方。
@橡树的绿叶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叶群: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天中最多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说起寝室,我们每个人都有亲切感与归属感。寝室就是家,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精神寄托的地方。
每个人对于
「家」
都有不同的理解。
每个人对于
「摄影」
也有不同的态度。
而对于他们来说。
按动快门已经是身体的本能反应。
用交错的光影和色彩的堆叠来表达内心的情愫。
@ZYLong
@爱写作文的小学生
@in
他们用相片来缅怀过去。
重新认识自己、拥抱未来。
@圣斗士新壹
@伊川~
@奇奇哈哈
@清浊自甚
摄影是一种看世界以及回报世界的新的手段。
摄影是一双眼睛。
透过它,看见
光的美,影子的深邃。
也开始认真的生活。
@荞麦
@猫汤大人
@cty有才~
如果你也想加入KPKP大家庭
下面的内容可要仔细阅读了
☟☟☟
▼
报名时间 ▼
截止到7月10日
(只剩4天啦 快来快来~)
▼ 报名方式 ▼
①
下载【快拍快拍】手机APP并注册
(可长按下载)
②
在
KPKP大学生摄影创作营
小站内
上传以"
家
"为主题的自由组合作品
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拼图
③
报名时务必加上自己的学校信息
耐心等待小编的私信通知
▼
导师阵容
▼
傅拥军、拉黑×高山、杨文彬、陈见非、薛莉、白杉、严嘉俊、陈中秋、朱丹阳等等。
既有精通新闻纪实摄影的都市快报前线记者,又有从各大高校毕业的艺术领域的佼佼者,还不乏独立摄影师、撰稿者、策展人。
▼
活动福利
▼
2017年KPKP大学生摄影创作营
将由60位热爱摄影的小伙伴组成
入选学员学费全免
交通食宿需学员自理
从报名作品中挑选10位优秀学员
成为富士新款相机体验师
创作营结束后将评选出10名最佳学员
作品将参加今年9月举办的宁波国际摄影周
▼
主办单位
▼
都市快报·快拍快拍网
杭州图书馆
轮到你了
那么 8月见啦 小可爱们
轮值主编:傻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