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导体行业联盟
半导体行业联盟(icunion)属半导体产业链俱乐部, 分享半导体行业资讯动态,半导体企业名录,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告,半导体行业论坛研究报告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半导体行业联盟

【高纯氨市场动态】LED外延芯片产业强势扩张,核心材料供应链何去何从?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公众号  · 半导体  · 2017-08-11 18: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芯榜:半导体圈(微信:icquan) 专业排行榜

加入半导体圈,加微信:416000888



一、 概述

近期,LED芯片制造行业动作频频,各大厂商纷纷布局。6月30日,兆驰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出资逾15亿投建LED外延片和芯片项目,7月15日,总投资60亿元的华灿光电义乌厂区一期项目正式投产,7月17日,乾照光电公告称拟投50亿扩产LED外延芯片。2016年以来的几轮芯片产能吃紧导致价格上涨,更让LED外延芯片企业加快投产步伐。


二、 LED芯片企业扩张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促使LED行业扩张迅猛?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导致。

1) 海外 订单 增长 趋势显著;

2) 照明产业日趋成熟,LED芯片需求节节攀升

3) LED芯片企业对市场预估趋于保守,扩产步伐跟不上市场需求,导致2016年产能准备不足。

在经历 过“投资热”、“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等短暂的行业培育期后,从2016年开始,具有战略眼光的LED芯片大型企业又开始大手笔的扩产和布局,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新产能预计于2018年5~6月全部释放,届时行业将会回归理性。


三、 芯片产业扩张对配套核心材料供应链的影响

随着产业需求的增长,对其配套的核心材料供应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给关系紧张,由此给近期的LED行业带来一波涨价的浪潮。由于本文篇幅有限,选取LED外延芯片生产所需要的的一种核心关键材料高纯氨气进行举例说明。

什么是高纯氨气?该材料用于蓝光LED芯片的关键发光层氮化镓薄膜的制程当中 。因为高纯氨气提纯难度高,安全风险高和投资成本高等原因,2010年之前我国批量使用的高纯氨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外延芯片企业在议价环节极其被动。此后几年,由于各大厂商看好中国的光电产业发展,纷纷在中国大规模的投建高纯氨工厂,直到2015年~2016年,产能全部释放,恶性竞争达到极致,“中国风格”的商业行为无所不用其极,价格断崖式的跌至8元/公斤,远远低于制造成本,民族企业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会不会在气体产业中重蹈覆辙,LED外延芯片的制造风险也将一触即发。根据调查,高纯氨气在韩国的终端销售价格约为20元/公斤,在德国约为40~50元/公斤,在美国约为60~70元/公斤,在东南亚约为50~60元/公斤,而国外的行情才是高端电子化学品本应赋予的价格和价值。

鉴于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通过2015~2016年的行业洗牌,国外气体公司要么出售氨气工厂,要么选择关停。而在中国能够生存下来的高纯氨气企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 高纯氨的提纯技术日益精益求精

高纯氨的提纯技术的核心特点是要把传统工业氨中的水杂质去除,根据    GB/T14601-2009,光电子级标准水分含量小于0.2ppm(百万分之0.2), 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高纯氨制造企业的生产制程当中水分已经稳定在10ppb(一亿分之一)。在高纯氨制造的各个环节当中,国产的优秀民营企业正在研发领域不断突破,引领全球高纯氨行业的技术方向。

2) 前期投资成本巨大,投资回报时间长

随着中国大陆的产业升级,环保和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投资一个高纯氨气提纯工厂相应的报批报建项目立项周期和建厂成本越来越高。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价格体系趋于稳定,行业利润回归理性,其回报周期为5年左右。

根据分析,国内超纯氨气生产成本约为12~13元/公斤之间。 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成本构成项目名称

费用

1

工业氨原料(利用率75%)

4000元/吨

2

人工成本+电费

2000元/吨

3

财务成本+管理成本

2000元/吨

4

运输成本+设备折旧

2500元/吨

5

审批年检清洗费用

2500元/吨

合计

13000元/吨

按照利润8%~10%计算,所以定价应该是14~18元/公斤(按企业的规模),过低或者过高都属于不良竞争,有损行业正常发展,阻碍民族产业进步。如瓶装气18~24元/公斤。

3) 高纯氨生产单位属于重大危险源,企业运营安全风险高。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超过标准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XG1-2007——第1005号无水氨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GB50292-2006判定,氨的急性中毒危害类别为4类(氨LD50 350mg/kg大鼠经口大于3类LD50 300mg/kg小于5类LD50 5000mg/kg)。因此液氨够成重大危险源。CN编号22003。具了解相关的企业出了不少的事故同时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按安全法明确规定在重大伤亡事故,法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四、 结论

因此,根据高纯氨核心材料的近几年的发展特点, LED其他核心关键材料也存在类似的发展趋势,表明未来LED芯片制造产业当中的核心关键材料将不可避免的国产化,同时,在国产化进程当中会产生出优秀的民营企业持续地将该材料做精做细。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LED芯片制造企业将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芯片制造领域,对于芯片企业自身再配套核心关键材料的生产的做法将会由于安全环保的风险而逐渐退出。



如侵权请联系QQ/微信:416000888

如侵删丨如转注


【整理不易,记得转发】


半导体人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

。如觉文章不错, 留言评论, 转发更多朋友,传递咱半导体人的观点。


推荐关注:半导体行业联盟(微信:icunion)


电子发烧友www.eefans.com 中国半导体论坛www.eefans.com 电子工程师论坛www.eefans.com

推荐关注:芯榜(微信搜索“芯榜” 添加关注)

电子发烧友www.eefans.com 中国半导体论坛www.eefans.com 电子工程师论www.eefans.com电子工程师

推广合作QQ/微信:416000888


觉得不错,请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