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陕西果业
陕西省果业中心官方订阅号,用于发布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开年最强大风,打工人今天被吹傻了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2 天前  
阳泉日报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3 天前  
阳泉日报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3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事业编|北京电影学院招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陕西果业

陕西日报 :产业创新显著成效,三秦柿子别样红

陕西果业  · 公众号  ·  · 2024-12-17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陕西作为柿子产业大省,各地积极推动柿子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创新产品,带动农民增收。富平县立足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临潼区以“柿”为媒,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永寿县利用柿子资源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石泉县种植脆甜柿子等特色水果,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洛南县开发柿子醋等产品,提高柿子经济价值。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陕西各地积极推动柿子产业发展

陕西在柿子产业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各地积极挖掘柿子产业潜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观点2: 富平县立足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通过加工冰柿、研发柿醋饮品等举措,延伸柿子产业链条,带动农户增收。

关键观点3: 临潼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临潼区借助火晶柿子的名气,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观点4: 永寿县利用柿子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永寿县引进投资建设生态园,推动柿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关键观点5: 石泉县种植脆甜柿子等特色水果

石泉县种植脆甜柿子等特色水果,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水果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增效益。

关键观点6: 洛南县开发柿子醋等产品

洛南县利用丰富的柿子资源,开发柿子醋、柿子酒等产品,提高柿子经济价值,为当地群众开辟新的增收途径。


正文

陕西作为全国知名的柿子大省,近年来在柿子产业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从关中平原到秦巴腹地,各地积极挖掘柿子产业潜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高端延伸。陕西日报特别推出“三秦柿子别样红”整版报道,旨在全面展示陕西在鲜柿销售、柿子深加工产品开发以及农旅融合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火红的柿子产业一线,聆听“新农人”讲述丰收的故事,感受柿子产业背后的创新力量。

富平:
“柿子之乡”延链助增收

11月30日,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悬挂已削皮的柿子。受访者供图

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被誉为“柿子之乡”。12月5日,笔者走进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只见工人忙着加工冰柿。削皮、挂架、烘烤、下架、包装,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衔接紧密。
冰柿是由富平尖柿加工而成,既有鲜柿子的柔软,又有柿饼的韧性。
“在冰柿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脱涩。尖柿在烘房进行烘烤脱水的同时,涩味被蒸发掉。”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支持部经理姚蒲芳介绍,冰柿加工对烘房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极高。“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72小时的低温烘烤,再冷冻24小时,冰柿就制作完成,可以装箱出库了。” 姚蒲芳说。
在富平县金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正将加工好的冰柿装盒打包、搬上冷链运输车。“这些冰柿将被送往全国各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公司总经理杨一凡说。
杨一凡是位95后“新农人”,2022年返乡创业。他招聘有创新意识、能吃苦、肯奋斗的年轻人,创办社区工厂、组建销售团队,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最多的一天,我们卖出1.2万公斤冰柿。”杨一凡说,截至目前,公司今年冰柿的销售额达2600万元。
冰柿只是以富平尖柿为原料加工出来的产品之一。在富平县天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柜里,摆放着该公司研发的七八种柿醋饮品。“我们的醋饮是以富平尖柿为主要原料自然发酵而成,清凉爽口、酸甜宜人。”公司总经理魏林说。
为了延伸柿子产业链条,魏林带领公司骨干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赴全国各地调研,学习先进的柿子深加工技术。如今,团队已研发出葛根风味、枸杞风味、梨汁风味等口味的柿醋饮品。
“近年来,富平县立足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延伸柿子产业链条,除制作柿饼外,还向酿酒、做醋、炒茶、制漆等领域拓展。”富平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许佳佳介绍。
目前,富平县柿子树栽种面积36万余亩。今年以来,富平县鲜柿产量达5亿公斤、加工柿饼1.2亿公斤,全产业链带动农户3万户13万人增收。预计2024年柿子全产业链产值可达85亿元。

临潼:
火晶柿子带来“火红”风景

12月3日,游客在临潼区代王街道山任村柿子树下拍照打卡。本报通讯员 王三合摄

进入冬季,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原生态散生的柿子树火红一片,火晶柿子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我们在网上刷到这片柿子园后,每年都会来这里打卡拍照,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西安游客李双双说。
随着临潼火晶柿子最佳观赏季节的到来,前来代王街道山任村游玩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有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有搞摄影创作的,有研学的……火晶柿子既带来了人气,也带火了山村。
12月3日,从山任村村民任向龙开办的农家乐里飘出阵阵饭香。油锅内金黄油润、香气扑鼻的柿子饼嗞嗞作响、令人垂涎。
“将火晶柿子去蒂去皮捣成糊,按比例加入面粉及糯米粉揉匀,包入桂花、黑芝麻、坚果仁等馅料,再用热油烙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食用。”接过祖辈火晶柿子“营生”的任向龙介绍,“临潼火晶柿子多为原生态散生,过去采摘困难而销量少、名气小,较难远销。如今,随着乡村旅游以及电商的发展,临潼火晶柿子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渠道迅速拓宽。每年霜降过后,店里的柿子饼和火晶柿子很受游客欢迎,除了堂食,客人还可以选择邮寄。最多的一天,我们卖出价值近2000元的柿子产品。”
在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景区,九龙湖畔遍布的火晶柿子树成为游客打卡新选择。阳光下,枝头的柿子与周围的古建筑相映成趣,为这座皇家园林增添了韵味。
“快看,喜鹊在吃柿子,还会剥皮!”人群中,广东游客张茜兴奋地说。只见一只喜鹊啄开柿皮,悠闲地吃着果肉。不少摄影爱好者赶紧用长焦镜头对准喜鹊,记录下这一幕。“这是我第一次来华清宫,这里的火晶柿子树真是太美了,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张茜说。
临潼火晶柿子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因其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而得名。目前,临潼火晶柿子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约3000吨。
近年来,临潼区以“柿”为媒,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把过去单纯的卖柿子,变成如今的“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甜蜜产业”。截至11月底,今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3687.3万人次,综合收入271.3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36%和12.11%。

永寿:
红柿子甜了农民心

12月3日,永寿县店头镇宋家村村民在分拣、装箱柿子。本报通讯员 李建龙摄

近期,永寿县农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尖柿、火柿、水晶柿子挂满枝头,与蓝天、田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冬日画卷。
12月3日,笔者走进永寿县甘井镇烟庄村柿子园,目睹了果农忙碌而喜悦的采摘场景。村民王清莹说:“我家今年种了6亩阳丰柿子,亩产达300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1.2万元。”
在永寿富柿红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柿饼加工车间,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正小心翼翼地给柿子放水,以确保制成的柿饼品质上乘。合作社负责人蒋沛表示:“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种植的柿子个大、形美、脆甜。今年,合作社收购的5万公斤柿子,已经全部削皮上架。目前,我们已经加工了1万公斤柿饼,12月中旬上市,销售收入有望达40万元。”
近年来,永寿县充分利用柿子资源,大力推动柿子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西安蓝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云集生态园。该生态园以柿子和生态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推动全县柿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永寿县柿子种植面积达3.3万亩,有105个品种。该县还成立了永寿县秦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优良柿子品种,为柿子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在云集生态园,柿子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陕西云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胜利说:“我们以柿子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目前,公司的深加工项目涉及柿子酒、柿子醋、荞麦醋和菜籽油等多个领域。其中,柿子酒年生产能力达100吨,柿子醋年生产能力达500吨。这些深加工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柿子的经济价值。目前,我们收购当地群众六七百吨鲜柿子制作柿子酒、柿子醋等产品,销售额达2000万元,并为当地群众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在云集生态园,甘井镇红岩村村民吕选民深有感触:“我以前靠打零工为生,收入很不稳定。自从来到云集生态园上班,每月都能领到3000元的工资,生活稳定多了。”

石泉:
柿子飘香秦巴山间

11月30日,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工人在采摘脆甜柿子。本报通讯员 董长松摄

11月30日,笔者走进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脆甜柿子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色泽鲜亮的柿子挂满枝头,十分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路过时,看到这么多的柿子树,我们就停车进园采摘购买。柿子又脆又甜,我们准备买上十几斤带回去让亲朋好友都尝一尝。”西安游客段晓梅说。
“我们这里的脆甜柿子从10月中旬开始成熟采摘,口感可以说比苹果还脆、味道比红枣还甜!”基地负责人朱明海说,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大,柿子红得快,含糖量也高。他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采摘、分拣、装箱、发货。
2016年,石泉县冠森富硒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朱明海经过考察,引进阳丰脆甜柿子在丝银坝村试种。2019年,50亩柿子树开始挂果,如今全部进入丰产期,亩产超过2500公斤。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给柿子树施的是农家肥,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不仅保证了果子的品质,也提升了产量。同时,我们通过线下体验采摘、线上订单销售的模式,保证了柿子的销路。”朱明海说。
朱明海一边采摘柿子一边介绍,柿子树是一种较长寿的果树,管护得当的话,挂果后能够年年结果,可谓果树中的“常青树”。阳丰脆甜柿子口感好又便于保存、运输,受到果农的青睐。
据了解,石泉县冠森富硒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提供树苗、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已在全县3个镇9个村带动108户农户种植脆甜柿子1000余亩,其中400余亩已进入挂果期。
位于燕翔洞景区附近的熨斗镇长岭村,300余亩脆甜柿子陆续进入挂果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村民汪代明高兴地说:“今年,我家门前屋后的柿子卖了5000多元,收益好得很。”
“我们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的思路,精心选育优良品种,强化技术服务,指导果农做好果园管护,实现了水果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目前,全县种植脆甜柿子、蜂糖李等特色水果超过万亩,通过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水果产业逐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石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胡松说。

洛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