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并不被多数人熟知。经过8年的申遗努力,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而《稻香》是周杰伦2008年发行的一首流行歌曲,传遍大江南北。
侗族大歌如何跨越年代和《稻香》融合?6月25日,在《音乐大师课》的舞台,由谭维维改编,学生周雅鹏、唐子宜演唱的一首《稻香》,唱响了沉寂2500多年的侗族大歌。
采风是音乐人获得灵感的方式之一。《稻香》以童年乡间的趣事为创作起源,为了让周雅鹏更好地理解和演绎《稻香》,且将侗族大歌的元素自然融入,谭维维带着他亲自前往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贵州侗族村寨采风,感受乡间风貌并吸收侗族音乐元素。
在《音乐大师课》现场,侗族孩子们和周雅鹏、唐子宜一起完成了这首《稻香》。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和《稻香》融合,这一行动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
谈及这次改编的源起,谭维维说,“雅鹏和我说要唱《稻香》的时候,我就记在了心里。当天夜里一点左右,脑海里一下子想到了侗族大歌的影子,突然觉得2500多年前的侗族大歌可以和2008年的流行音乐间有一个关联,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合”。
从四川的川江号子,到陕西的华阴老腔,再到这次融入侗族大歌的《稻香》,这已不是《音乐大师课》第一次传唱民歌。上一季节目中,华阴老腔被搬上舞台,节目特意请来华阴老腔的几位老艺术家,给孩子们上课传艺。经过“一老一少、一新一旧”的交融碰撞,《音乐大师课》的学生们演绎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创新性的改编,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验证了观众对民歌的接受度和需求。”对此,节目总导演姚小莹感触颇深,在她看来,“不是孩子们不喜欢老的、旧的、文化的东西,是我们没有用他们懂得和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有这些丰富的东西值得去领略和探索”。
民歌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音乐人科尔沁夫曾说过,民族音乐是最好的创作源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音乐教育家付林也曾表示:“一个民族的声音就是人类的文化,中国流行音乐的走向,不吸收民族民间的乳汁是长不大的。”
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民族音乐的挖掘。但一直以来,民歌被认为有门槛,缺乏受众基础,难成“爆款”。究其原因,一方面音乐综艺一味争抢流行音乐,没有给民歌留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语言和地域的差异使民族音乐的演唱难度大、传唱率低。没有传播,谈何发展。在此背景下,《音乐大师课》切入民歌传唱,担当传唱者与传承者,为民歌提供了一个传播的舞台。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侗族大歌的表演方式和现代音乐结合,用观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令历史瑰宝入耳入心。
00后的全新一代在《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不断与民族传统音乐碰撞出火花,印证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也为民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科尔沁夫曾说,“要把民族的东西和现代时尚潮流、国际化潮流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其中的灵魂包含民族的音乐和精神,而不是一个皮毛,一种形式”。民歌需要创造性的转化和推陈出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是它永葆活力的原因。从重复的翻唱到简单的改编,再到有意义的传承,民歌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机地嫁接,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与时代共鸣。
音乐节目如果仅有娱乐诉求而无价值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音乐生态系统才能滋养好的音乐作品。在这一点上,《音乐大师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没有玩乐的心态、弱化功利心,以音乐教育为内核,本着对孩子、对音乐负责的态度,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提升了音乐综艺节目的格调。
用娱乐的方式呈现正能量的内核是音乐综艺应有之义。《音乐大师课》在荧屏上呈现出的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范和艺术品格,与当下音乐综艺逐渐迈向“玩乐时代”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为实现音乐综艺转型升级和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