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苏心 图 / 花瓣网
来源:苏心(ID:suxin98498)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calm朗读音频
1
除夕晚上,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朋友小敏发来一串生气的表情说:我老公为了让我给长辈们拜年方便,把我拉进了他家的亲友群,开始大家还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点过年的话题,可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身上。
先是老公的四姑问我啥时候生二胎?
我说不着急,他家那些亲戚就一个个冒出来,有人说,趁着年轻,赶紧再生一个,万一还是闺女,还来得及生老三,别等年纪大了,养个孩子精力都跟不上。
还有人说,你老公是独子,必须要生个儿子啊,没有儿子不就绝后了吗?
那些亲戚,你一句我一句,一起逼我生二胎,真是让我郁闷了!
你说我闺女还没断奶呢,我生哪门子二胎?
我懒得搭理他们,就忍着不再说话,明天早上在群里给长辈们拜个年,我就退群,太无聊了!
听完不由苦笑。
社交越发便利,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越发模糊。
以前,几年都难见上一面的亲戚,现在随时在线可以聊天,还动不动来个视频,真是天涯若比邻,可不一定是海内存知己。
类似阿敏这样的事,我也遇到过。
2
我之前在两个亲友群里,一个是婆家这面的亲戚,一个是我娘家这面的。
两个群都是一年到头静悄悄,最多过年那两天热闹一点,谁发个红包,或者互相拜个年问个好之类的。
前年春节时,我两次串门走亲,竟然两次都遇到主家婆媳吵架。
婆媳关系,真是一个千古难题。我自己也算是资深儿媳了,在婆媳相处这件事上,也很头疼。
我婆婆是那种喜静之人,爱自己独居,不被人打扰,我刚结婚时由于不了解,闹出很多不愉快。
后来我改变了相处模式,以温对温,婆媳关系反而融洽了,当然,这样也不容易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和婆婆之间,一直都客客气气,保持着既不近也不远的关系。
我心有所感,结合那两起亲戚婆媳吵架事写了一篇婆媳关系文,谈了自己的观点:
“婆媳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路人,只是因了那个共同爱着的男人,才有了名为母女的尘缘。
婆媳之间没有从小养育的亲情,要保持舒适的关系,靠的是两好合一好,而不是理所应当。
如果能做到相看两不厌,两心生欢喜,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最好不要闹到妇姑勃谿,恶语相向。
彼此保持一份尊重就好。”
阅读数据很好,读者反应客观。一位亲戚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把我这篇文发到了老公的亲友群里。
没成想,很快就有一位直男亲戚跳出来指责我,说,老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养儿育女容易吗,老了还得看儿媳妇脸色,整天小心翼翼活着,累不累呀,咱们娶的是媳妇,又不是祖宗,婆婆是长辈,凡事都应该让着!
而且越说越难听,不懂人伦之类的话都上来了。
3
我差点气吐血,不知文义,瞎说三道四,觉得大家是亲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然我早就回敬过去了。
我赌气退出了那个亲友群,不再搭理那些闲言碎语,谁爱聒噪聒噪,反正我听不到了。
这两年,我和那些亲戚也偶尔在一些场合上碰见,许久不见面,大家互相拉着手亲亲热热说话,推杯换盏,一片和谐。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
人与人走得太近了,是一场灾难,人类的所有美感,其实是一种陌生感和遥远感。
是的,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很多的不愉快,都是缺乏边界感造成的,本来不是事的事,让亲戚们一掺合,反而会闹心。
4
去年,同事李姐也和我说,她儿子前年高考发挥失常,成绩考得很不理想,其实那孩子平时学习还不错,估计是考试太紧张了,有点怯场,但孩子不愿复读,说太累了,最后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科学校。
有大半年,李姐的儿子成了亲戚们的主要话题。
有事没事大家就在群里聊一通,什么不如复读一年考个好学校啦,这种学校毕业的找个好工作都难,只能在小公司打打工什么的;
还有说,怎么当初报志愿时不咨询我呀,说不定可以上个本科,这以后再接本,又费时又费力。
巴拉巴拉,让人听着就糟心。
李姐说这些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平时啥忙帮不上,但添堵倒很厉害。她总是碍着面子不好意思说啥,私下自己生闷气,后来干脆退了群。
这样的群,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会把一些小事放大了来说,说着说着就有了芥蒂,再见面彼此也尴尬,还不如少联系,见了面还有的聊。
5
大年初一,一位男文友发朋友圈说:
退群保平安,在亲友群里被三叔六婶各种花样催婚,我妈本来对我还挺友好的,他们一闹,天天跟我说话没好气,说我这么大不结婚给她丢人了,真是无语,你说我不结婚碍着谁了?!
是啊,让人厌烦的,最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