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概率能与人生挂钩呢?
这无非就是一个“人与人的相会”的问题。
所谓人生就是某种相遇的持续。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了与生命之中另一半的相遇。下面让我们试着将“相遇问题”套用到其中吧。
在我们与陌生的异性相遇时,心里都会默默判断可不可以和这个人交往。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几个关键的要素。
例如:一、身高;二、年收入;三、相貌;四、兴趣爱好;五、食物的喜好,等等。
而到了考虑结婚的事情的时候,还会出现更多的要素。我们可以认为,在确定了这些关键要素之后,如果不是完全符合要素的对象,我们是不会与其交往的。又或者说,至少得满足其中一点,我们才会考虑与其交往。
因此,欧拉的结论适用于以下情况。
在相遇的人当中,与“要求的要素完全不相符的人”相遇的概率约为37%。
与“至少有一项要素符合要求的人”相遇的概率约为63%。
最重要的是“即使有再多的要素,其概率也几乎是保持不变的”这一点。
这便意味着,若与10名异性相亲,其中适合交往的约6个人,无论你的要素多么苛刻,也无论你判断的要素有多少......
怎么样?是不是有了什么启发呢?笔者在选择电器商品的时候,总会找一堆商品目录,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的要素最符合的。可是怎么选都选不完,最后总是选了一开始觉得不错的商品。花了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该选什么,实在让人沮丧。
相对地,女性的购物方式有时会让男性觉得不过是一种冲动购买的行为,“刷”地一下子看上立刻就买下了。然而她们购买之后却很少出现后悔的情况。
我们不禁想问,女性为什么能那么痛快地做出决定呢?在看了欧拉的计算结果后,我从中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
女性在选择商品时,并不需要考虑太多的要素。对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步的要素,一般可以凭借着经验进行判断。因此,就算是要素共有3个,商品完全不符合要素的概率大约有33%,即使要素增加,其概率也只不过会变成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