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坚持第三方独立研究平台的市场定位,积极响应并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致力于向读者传递正能量,分享前沿君团队及市场优质研究成果,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许久没有更新公号,刚看完7月份会议通稿,要点式简评如下:
1,对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之前官方用词定调基本差不多,可能比那还要积极一些。所以这次会议主要关注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下一步政策走向。
2,当前形势判断其实就两点:
一点是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
这主要是欧美不断增强
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以及
对中国出口的围堵(不仅仅是对高科技产业链的围堵)。
疫情三年,海外通胀,能源价格暴涨,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上升,出口不断超预期,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也快速上升。
这
个上
升带来了
欧美进一步的不满,这个不满现在正在等待第二阶段的爆发。
这会让中国外需受影响,而本来内需又很弱,所以压力之下供需失衡会更严重。
第二点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这应当主要是指房地产和地方债的风险和问题。517地产新政之后,一线城市二手成交量明显上升,现在正处于政策效应快速衰减时期,等7月份的数据应该可以看到。
地方债最近出了一个打补丁的文件,化债政策明确延期,并且对银行置换平台债的范围大幅扩大,对城
投债是很大的利好
。
这两个领域政策表述上没有太多新内容。
当前的形势总体来说是一个词:
阵痛
。
这个阵痛指老的动能快速坠落之后,风险在扩散。
但是新的动能成长还不够快,还不足以对冲老动能的坠落。
这次会议说,这些问题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这与市场层面的普遍判断不一定相符。
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暴跌、产能过剩带来价格低迷、就业收缩和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等综合性的因素,对市场信心和预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已经是一个系统性、重大的问题。
如果叠加外部环境恶化、老龄化加速、宏观政策偏保守、改革政策提振信心有限,
现在要防止阵痛变
长痛
。
正因为阵痛期,市场情绪低迷,所以再次提出唱响光明论。光明论应当是实事求是讨论经济问题,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形成共识,进而重塑信心。
现在普遍的信心收缩,是每个人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而不是被唱衰的。
3,既然阵痛,那么策略应对到底是什么很重要。最近有官方智囊反复呼吁,关键是信心和预期。最近的会议提振作用有限,后面估计也很难。
保持定力才是关键,这个保持定力不是完全不变,而且总方向仍是保持定力,抓制造业,抓新兴产业、抓未来产业,希望找到新动能带动。
但一个产业成长起来要上十年之功,根本不是这样急吼吼可以造出新产业的。
所以短期政策上,对宏观政策有
微调
,这是这次会议传递的最重要的信号,同时再度直面了一些重大问题。
比如,内卷式竞争的问题,实际就是产能过剩。
现在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从传统到新兴产业
普遍性的问题,但现在应对却很弱
。
而且谈论都很难,去年末准备重视,耶访华重启这个话题后,结果这个话题真实讨论都比较难。
4,这次会议最关键的信息是,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今年全年增长目标是5%左右,上半年贴着目标飞,实现了5%的增速。在6月底 在大连达沃斯论坛的讲话已公开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不过三中会和本次会都反复重申“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说明不管下半年形势恶化与否,完成全年目标都是硬任务。
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经济走弱,6月份社零数据尤其疲软。我们此前反复预判,
宏观加力会来,但不是年中,很可能是外部环境出现大变前后,11月美大选,欧盟电动汽车关税落定。
到时候应
会有对冲政策,降准
降息应该也会继续,所以长期国债收益率估计很难守住。
今年的汇率政策较过去明显僵化,货币政策报告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没有提增强汇率弹性,这次会议也没有提,要求保持基本稳定。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的背离估计还要维持一段时期。
5,“
两新
”政策新增3000亿,这是上周定的,这是一个给出诚意的政策,因为终于给肉了。之前一直是口号高调,但真金白银的让利不多。所以这个政策下半年的作用可以高估。
这里面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都说得很好。可是实际的行动还是很不足,不过至少顺应了市场的呼声,听到了这些声音。
支持产业,制造业优先不会变。现在实体经济自身的供需失衡已经很严重,
需要的是战略性的改变,不能只是一股脑支持供给侧的生产端,必须重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重视需求侧,大幅提高居民福利,促进消费。
但这不太可能,财政缺钱,也没有准备发债搞民生,所以卡住了。
但
未来将出的储备政策,有可能继续往这个方向倾斜。
6,服务消费确实应该大力支持,这些领域主要需要的是放开搞活,搞活可以拉动消费,还可以带动就业。从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一般消费升级,服务消费占比会上升。
7,房地产庞大的存量市场,一个是巨大的蓄水池,这个池子其实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消化,包括去库存的政策。即使如一些人鼓吹设立什么全国性的基金来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保交楼也非常难,主要因为现在
在一个向下的市场,任何重组都十分困难。
不像黄QF写的重组,是处于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起飞的时刻,人口城市化、土地升值,过去的三角债、烂尾楼,都可以在飞速成长的列车中消化,国企只要把市中心一块地卖了就可以盘活。现在呢?时代列车的方向不一样,重组很难。
8,经济,就业问题势必向社会层面蔓延和转化,所以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变得更重要。
9,阵痛时期,呼吁企业家精神,防止和纠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可卖地急剧下降,地方财政非常紧张,所以非税收入高增长。
如果不止住无限扩张的政府的冲动,止住全能型政府的冲动,不能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商环境可能还会继续恶化,因为支出全是刚性的,收入却在大缩水,地方加税增费的冲动都很大。
10,按过去惯例,开完这个会就开始暑期休假了。整体来看,下半年困难会更多,但宏观政策也会继续加力。全年增速目标实现无忧,但房价和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
今年主导市场的两大基本面——房价 跌和产能过剩的出清期,今年仍难以实现出清,明年还要继续熬。下半年债券收益率上行
仍难
,权益市场估计仍然低迷。
有粉丝后台留言问三中会解读,我们每天都在追踪政策,三中全会也写了很多分析,但未对外。如需了解相关产品,可以点击右下角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