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首先由衷地欢迎各位可爱的、初来乍到的青年学子加盟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启自己崭新的学业进程。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是一所年轻的法学院,也是一所成长快速、令人瞩目的法学院。多年来,大家齐心协力,在办学特色和教研综合表现上都有了相当的业内外识别度和认可度。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两所师范类双一流大学之一,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高等学府。这些年在学校本科招生的六七十个专业中,我们法学专业的受欢迊程度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更是表现惊艳,位列第二。无论你是读本科还是研究生,能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都标记了你的优秀。在此,我要提议大家,为我们每一个人既往的优秀表现鼓一次掌!
要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人生标记,需要持续不断、坚忍不拔的努力。
我们的院训是奉法守正、知行合一,凝聚了我们所理解的法科生培养的目标理念。具体的行动要点是三个有机联系的方面:有关怀、识时务、讲方法。在这里,我想
基于“讲方法”的行动要求,就我们法科生如何成就有品质的学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讲方法是专业人士最显著的特征,在我看来,
专业与非专业的根本区别就是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有方法且方法得当。
优秀取决于综合素质、总体表现,而其中我们所说的讲方法就是要努力完成法科学业训练,使自己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法律专业人士,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治理,造福人群,成就自我。
出色地完成学业,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
在学院教学方面,我们已经努力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首先在学院的办学理念上,针对大学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我们从16年创院开始就提出“教学为重,学生为本”。这些年,我们学院在取得比较出色的科研表现的同时,也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新学年开始前,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
教学为重、学生为本、兼顾科研的办院理念
,调整了我们教师的业绩评价权重,修改完善了我们的课程体系,以促成有品质的教研秩序。
我们认为,大学法科教育要兼顾素质教育和专业学习,在两者的权重关系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一个偏重转移的过程;我们还认为,法科学业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有一个不断从知识汲取到知识运用的偏重转移过程,据此,我们在培养计划尤其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了相应的安排。
我们还完成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法学导论》的打造,意图使本科生在第一学期就获得对法科知识体系的概要了解,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形成我们学院“系统快进”的法科生培养特色。
我们还立足地方、立足长三角办学,把我们法科训练的基本场景确定为法律的解释适用,特别注重法学的教义学传统。
大家是否注意到,今年我们为法科新生配备了最为强大的班主任阵容,由6位老师构成两个层级工作团队,并由我这个院长隐身于第3个层级,以助力大家的读书研讨、学业推进。
各位新同学,要成就我们有品质的学业,更需要我们相向而行,一起努力。在此,我想基于对法科教育现状的观察和认识,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要读书,多读书。
法科生不能不读书,只是听听课看看教材是不够的。在一个充斥网络信息、地摊知识泛滥的时代,系统而有深度的阅读尤为必要。我们的法科生比较爱读书,已经在学校图书馆获得了一点口碑。我们法学院小小的图书馆已经做了改造,并在书籍的推荐阅读方面做了专门的分类布置,以助力大家阅读研讨。
在专业素养的养成方面,要努力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使自己丰富起来,只有先丰富起来,才能继而通过思考交流和写作,使自己精致起来,并最终养成自己在专业上的自我。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在业内为我们法学院学生赢得“读书最多的法科生”的口碑。
第二点是要特别注重自己语言能力包括外语水平的提升。
据我不确切的记忆,古希腊人们学习法律是在文法学校里完成的。法学是一个关切人际人文的学科,是一个最咬文嚼字、最注重表意品质的学科。基于我们在事功上的考量,我们已经明确在法学院的学生保研、评优上设定了外语水平的门槛标准,在此专门提醒大家重视。我们还与外语学院开展了合作,以期对大家在这方面的学业要求有所促进。同样我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为我们法学院法科生在业内赢得“语言能力强”的声誉。
各位新同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一个高兴的例子,细碎地跟大家分享一点学业方面的想法,以表达我作为一个法科教育者的诚心实意,也借此由衷地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