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篇章。
到2035年,长沙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6.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54.0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83.8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308.6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0.35亿立方米。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强对城区特别是湘江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塑造滨江山水城市特色风貌。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篇章。
到2035年,长沙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6.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54.0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83.8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308.6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40.35亿立方米。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强对城区特别是湘江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塑造滨江山水城市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