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昨日,东风启辰则是在“千金散尽”之后正式上演“浪子回头”好戏。
东风汽车昨日发布公告,宣布整合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启辰),以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装备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装备)和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零部件)。
也就是说,以后再无东风启辰汽车公司,独自浪荡三年的东风启辰终归是回到了东风日产的怀抱。
本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是十分美好的祝愿,但是如今东风启辰出走三年,归来仍是少年,却显得十分讽刺。
在很多人看来,启辰归来就是要再次啃老东风日产。但是面对一众弱势品牌接连崩盘的惨状,为了活下去,回归又何尝不是个明智之举?
2017年2月7日,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批准,国家工商局核准,自2017年2月7日起,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启辰汽车公司宣告成立,2020年12月28日,宣布东风启辰由独立品牌变更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旗下第二品牌。
独立的第一年,东风启辰实现终端零售143,031辆,同比增长22.7%的大好成绩,双双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大幅跑赢市场大盘;到了2018年,全年销量为133602辆,同比下降7%;2019年累计销量再次下滑至12.3万辆,同比下降8.6%。
面对内忧外患,今年前11个月,东风启辰销量更是直接半价大跳水,累计只有68694辆。可以说,独立之后,启辰一直走在下坡路上。
目前,东风启辰官网显示在售车型有8款,从销量数据来看主要靠D60、启辰星和T90三款旧车型撑场面,但是尽管如此三者还是处在逆势下滑的态势。
当日产轩逸已经更新到第十四代,而东风启辰的D60仍然披着第十二代轩逸的壳。今年4月份上市了启辰星,价格并不讨喜,技术也缺乏背书,还用着三菱的1.5T发动机,毫无自主能力可言,面对哈弗H6、长安CS75PLUS等强势竞品,启辰星的星光想不暗淡都难。
随着销量连年倒退,经销商网络也逐渐断裂,尤其是是北方地区市场。
今年年初,有曾经经营东风启辰汽车经销商向媒体透露,目前东风启辰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各仅剩一家4S店,整个东北地区的东风启辰4S店加一起还不到10家,其中,东风启辰每月吉林省销量低于30辆。
当年成立东风启辰的通告中说过:东风启辰将秉承“匠心匠品 与你同行”的品牌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品位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更加安全可靠、舒适贴心和丰富多元的移动汽车生活。
然而匠心不知从何谈起,品质、价值、品位更是没有哪点是真正拿得出手的。
那么这次意图明显的回归对于东风日产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整合之后,东风启辰将纳入东风日产管理,由独立品牌变更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旗下第二品牌,由东风有限分公司变更为东风日产的总部级机构,
产品层面将继续发挥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的本土技术独特优势,并探索新的出行商业模式,为东风有限整体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东风日产将继续保持原有业务外,协同启辰品牌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决策效率,强化企业治理能力,继续为现在和未来的日产和启辰品牌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东风日产11月共计销售新车12.66万辆,同比增长10.3%;今年前11月,累计销量更是超过100万辆。
所以,一个在外面厮混三年毫无造诣的品牌,对于一个年销量破百万的品牌能有什么积极作用呢?有也是官腔胡诌。
一句“协同启辰品牌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点明了主旨:啃老是啃定了。
在上个月的广州车展上,东风启辰画了几个空泛的大饼,表示将在服务体验层面上,继续强化精细化的服务管理,以3大服务保障、3大服务行动和6大服务承诺,打造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但是没有用户,谈何用户体验?
当前的东风启辰正陷于产品乏力,渠道匮乏,以及自主技术极度无力的泥潭当中。要想重新扶上墙,不解决这些问题不足以根治东风启辰的软骨症。
不过,虽然啃老看似不是那么光彩,但也不得不说这是启辰作为弱势小品牌自救的明智之举。
今年,力帆、众泰、博郡之流已经接连走向消亡,就连华晨也被执行破产。市场的
马太效应让弱势品牌注定没有什么挣扎的余地,依附于东风日产的渠道和技术,未来或许还能让启辰这个名字多刷几年存在感。
但愿东风启辰能在啃老的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