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青艺评
文艺能超脱,评论是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青艺评

跑啊跑 印度男孩就从困兽变成雄狮

北青艺评  · 公众号  ·  · 2017-07-07 21:14

正文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大卖,接踵而至的《雄狮》,就成了片方翘首以待的下一个票房奇迹。谁让《雄狮》也是一个与印度有关的故事呢?


但同样语涉印度,冷郁的《雄狮》与热血的《摔跤吧!爸爸》,到底是两个故事,两种意思。《雄狮》里,五岁的印度男孩萨罗走失,一路漂泊,最终被一对澳大利亚夫妇收养。直到一天,长大成人的萨罗突然泛起乡愁,踏上了寻亲之路。结局是,时隔二十五年,母子团聚。

论剧情曲折,论唏嘘沉郁,一个真实的寻亲故事,不会亚于一部描写寻亲的电影。恰巧,《雄狮》确有真实原型。那么,如何裁剪现实,才能重现真实的硬度,又不失艺术的神采?

面对二十五年的跨度,《雄狮》的办法是,一切为二。前半程是小萨罗在印度流浪,后半程是青年萨罗在澳大利亚,利用谷歌地图,搜寻记忆中的故乡方位。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做法,因为后半程才是留给主角直面灵魂的重点篇章,但篇幅却又实在局促。更何况,它与前半程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断裂性。


果然,磕磕绊绊的后半程,招致了最多的不满。

观众的疑惑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萨罗与养父母之间,到底建立了怎样的情感呀。

进入影片后半段,观众突然就要面对一个突然长大成人的萨罗,不见他如何从一个小男孩长成为一个大人,也不见他与养父母之间,到底相处得如何?

让我们回到更早的前半程,也就是印度部分。

这一段,真是拍得举重若轻,又惊心动魄。误上火车的小萨罗,简直如受困的小兽一般,惊恐而茫然。这似乎也是小萨罗的情绪展现得最激烈的一段。而后,他浪迹加尔各答。昏黄的地下隧道,人贩就像突袭的军队一样凭空出现。小萨罗只是跑,不停地跑。


接着,小萨罗遇到了一个神秘女人,供他吃穿,给他住处。但随之现身的神秘男人,暧昧的神色与动作,很快让小萨罗对眼前的一切生出怀疑,仍是跑,不停地跑。再下来,小萨罗被送入收容所,看着身边离开的伙伴,惊叫哭嚎,但他只是看着,不发出任何声音。

借用诗人石川啄木的说辞,小萨罗过早地尝到了事物的味道,甚至几乎来不及给出表情与回应。在他眼中,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是付出与回报的能量守恒,女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他好,而收容所也不会为他永远搜找母亲的下落。被收养就是一种“交换”,他只是确认,我的母亲真的没来找我么?

所以,面对养父母的登场,小萨罗没有明显的抗拒,而是看似安然地进入了新家。相比之下,另一个被收养的弟弟,却显露出理所当然的不适与反抗。一个镜头中,弟弟在画外的哭喊清晰可闻,而小萨罗却默然待在自己的小房间。

导演略去萨罗的长大成人,也略去他与养父母的羁绊养成,潜台词或许是,萨罗早在进入新家之前,就已被迫长大。


那么,萨罗与养父母,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未曾建立怎样深刻的羁绊。萨罗太过自觉地充当着“养子”的角色,在他看来,这是他理应抵偿给收容所,也理应抵偿给养父母的。

因此,他轻易就被故乡的食物,打捞起了沉底经年的记忆碎片,几乎不假思索地,开始疯狂找寻起故乡与母亲。同时,他担忧,养父母若得知自己要去寻亲,一定会觉得“亏了”——养育多年,却仍旧无法成为自己“独占”的孩子。萨罗抱歉,“我根本不是一张白纸,你们将我领养回来,也一同领养回了我的过去。”

这时,养母的回应,给出了别开生面的立意。“我们收养你,并非我不能生育,而是我们认为,生养一个孩子,并不能对这个世界有任何改善。但拯救一个陷于苦难的孩子,却是意义不凡。”

但为什么要收养一个印度孩子呢?

这是一个迷人的幻象。养母小时候,面对糟糕的酒鬼父亲,她仿佛被整个世界吞没。这时,站在屋后的她,看见一个棕色皮肤的小孩,穿过田野,向她而来,“我觉得整个人像被电了一下……我感觉很愉快。我知道,那是一种指引,整个未来仿佛展现在我眼前。”这种近乎宗教启示的体验,从此,改写了养母的一生。

而在萨罗眼中,这也是一份全然的陌生——难道这世上,真有一种无缘无故的爱?进一步追问,萨罗是否理解了养母奉持的这一信念呢?我们无从判断,但养母的这番说辞,一定卸下了紧紧缠住萨罗的歉疚,推着他最终走向了生母。

说到底,萨罗并没有主动去冲破什么,关键一击,其实来自他人,他的养母。

所以,如果对《雄狮》失望,那么,这失望也许出自对“蜕变”的期望。另一个角度看,《雄狮》破坏了类型片应有的剧作法,主人公缺失令人雀跃的成长。根据片尾字幕,萨罗的意思,就是“雄狮”。但你很难说,这部电影真的诉说了,一个人如何从困兽蜕变为雄狮。它讲的是,一个人磕磕绊绊地与世界周旋,被迫成长,又无法真的成长。

文|淹然

本文刊载于20170707《北京青年报》B6版


文艺能超脱

评论是态度

北青艺评

往期精选


社会一旦被诗性思维绑架 祸将不远


四个高级和尚和他们的万能朋友圈


️热闹的女权 愤怒的女神以及丑陋的女德


看透人生  却还是得做点什么


“小确幸”已成往事 如今流行“小确丧”


《喜欢你》:给小姑娘看的爱情


给这位父亲贴“直男癌”标签  不公平


芝麻开门!丝路上的货仓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