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产股的走势,与房地产销售状况并不一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市场一路高歌。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数据,
2018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整体销售规模近4.6万亿元,同比增长36.5%。
龙头房企中,碧桂园凭超400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恒大和万科,分别为3040亿元、303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5%和9.3%。
但隐忧已经出现。从历史来看,地产股一向领先于房地产市场,股价会率先反映市场回暖,或调整开始。
6月25日,受“棚改将被暂停”、“棚改要停止货币化安置”的消息影响,投资者担忧三四线房地产降温,悲观情绪蔓延,地产股开启跌势,至今未止。
从政策层面看,房地产调控还在持续收紧。6月26日开始,杭州、西安、长沙等地,先后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销售住房,成为调控的一种新手段。
此外,住建部在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宇指出,房地产板块短期仍提示超跌风险,主要因房企资金面风险尚未充分释放。
当前监管层面对房企境内信用债、海外债、非标融资等融资渠道均有趋严态势,而三季度起境内信用债又将进入偿付高峰期,房企下半年现金流压力不容小觑。类似中弘股份的中小房企信用事件仍有可能发生,进一步压制本就相对脆弱的市场情绪。
此外,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可能导致部分资金恐慌之下抛出地产股,并引发联动效应。
不过,由于公募基金地产股持仓比例处于历史底部(预计不足3%),张宇认为板块抛压有限。
从个股来看,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此轮行业融资集中度的提升,将催生更多未来行业整合机会,从而利好龙头房企加速抢占市场份额,并在中期维度开启利润率回升周期。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去年3·17开始楼市调控至今,政策已经收紧了一轮又一轮,目前并未有放松的迹象;金融去杠杆仍然在持续,对房地产市场不利。
从年初开始,超大型房企已经意识到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整的风险,加紧出货。年初碧桂园、恒大均在内部强调提升高周转速度,快速回笼现金,近期绿城也强调了这一点。
作为行业风向标,碧桂园最新的动态则是,退出个别三四五线的财务投资型项目,控制资金风险。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碧桂园已进入全国600个城镇,项目资源超过1000个,其中合作开发达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