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KO(总第166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05 21: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KO

Q1

“格斗狂人”徐晓东KO“太极宗师”魏雷在网络上引起了波澜,很多人以这场武术的胜负来评定传统武术是否为骗局,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杜骏飞:


这么下结论,缺少逻辑。这俩人的称号很耐人寻味,格斗狂人还算贴切。但太极宗师这种不恰当的自我标签,你们就这么接受了?

哪怕就是宗师和狂人之间的决斗,得出什么宗派高低的结论也不科学。这两个单样本是不具备代表性的,按照方法论来说,是不能做概化(小编注:概化,Generalization,也称广义化)推论的。

你从武当山找个道士,从少林寺找个和尚来场比武,能说这是武当山PK少林寺吗?且不问广大受众答不答应,武当山和少林寺应该也会有意见吧。而你们,一批有文化的新闻人,更不应该对这二位当真。

原本这一次约架,就跟街头斗殴相似, 因为有自媒体炒作渲染,很多舆论就忽略了他们是以“个人”名义约架的事实。 然后跟着炒作门派之战,炒作网络红人。这很不专业。

不过,通过这一场热闹,我们倒是可以感知其中存在一个严肃的话题: 中国武术有没有危机?

这与两个门派的胜负无关,但更重要。

Q2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围观是因为徐晓冬的打假击中了受众对传统武术的怀疑,在传统武术界所谓的宗师、大师太多了,传统武术污名化了,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杜骏飞:


徐晓东的是非我不予评论,但他在直播中的评论武术的一段话还是比较有启发价值的: 中国武术,至少在世界格斗界地位不足。

这个命题是可以讨论的。也许应该承认中国武术的落伍,除非我们来证明这个论断是错的,或者武术界重新自我定位。

就新闻价值来说,这场架是无谓的,但这个议题还是有意义的,无论他的目的什么,总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 武术不是表演术。

就表现看,在这件事情中, 不少媒体的聚焦出现了偏差 ,多年来,职业记者习惯于对狂人、妄人、病人、尴尬人的自我炒作趋之若鹜,毫不警觉。

该是透过娱乐找到严肃议题的时候了。简言之,该停止关注不着调的新闻人物,就此事说, 该把版面留给中国武术界未来的走向的讨论,这才是真正的传媒价值观。


Q3

您认为中国武术的问题出在哪里?


杜骏飞:


武术我不懂,只能谈谈传播。 以我自己专业视角来看,也许现在武术流派的定位过高。例如它们自我宣传,将自己神圣化了。这样的定位是为了吸引到更多的目光,为了更多的名利。如果实事求是一点,应该会少出一点武术大师闫芳那一类闹剧吧。

如今, 社会各利益阶层缺乏诚意 ,这是一个时代病,自然也是武术界的通病。

何谓诚意呢?就是 实事求是 吧。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对全社会真诚相待,不能眼中只有利益。

其实,对外宣传也应是如此,不能吹嘘自己没有的优点。 即使是一个国家,新闻,广告,自我宣传,也总要以诚意为本,实事求是。


Q4

像闫芳那样,部分人打着武术的旗号招摇撞骗谋得私利,您怎么看?


杜骏飞:


环境不好,文化败落了,这是骗子滋生的背景。 不好好继承、发扬、自新、规范,反而彼此默认行业潜规则 ,这也是传统武术其自身被低估的重要原因。

每个行业有正直之人,但也会出现些许骗子,骗子进入了行业,行业就被糟蹋了。骗子进入了医疗行业那就有了江湖游医,莆田系可是耽误了一代民办医院的名声;骗子进入武术界,也就自然出现武术污名化现象。

Q5

新闻界报道此事,为何剧情不断反转?


杜骏飞:

媒体花了太多精力在看客的注意力而不是新闻价值上,这是在反复消磨新闻激情和专业精神。 反转新闻频发、舆论审判盛行,这是新闻业本身的错。

这些年,新闻界 自甘世俗化, 甚至在 快速低俗化 ,这是这个行业在贬值的主因。

传媒人要做好内容,坚守新闻立场,要以价值观对抗市场绑架, 做时代的引领者而不是急功近利的钱奴 。事实确凿的写,不确凿的不写,合乎新闻之道的做,不合的我不做,如此,哪里还会有什么反转?

真正的新闻人,一定会把新闻当成社会的公器,当作高尚的志业, 而不是人才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地摊职业。

要报道贵重的新闻,别盯着廉价的KO,特别是别被世俗的喧闹所KO。 希望各位未来的新闻人明白这一点。


你如何看待“格斗狂人”KO“太极宗师”?

你如何评价有关此事的一些新闻报道?

欢迎在留言中摘录你所喜欢的一些句子,

也欢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故事或者感悟。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 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 杜课导言 孤独 新闻理想 父母与子女 大学规划 校园霸凌


文字: 课堂鬼故事 死亡课 杜课密码 唯一的你 《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 知识付费的错觉 你为什么去北上广?又为什么回家乡? 阶层固化了吗? 读书是什么,不是什么 且与古人谈读书 本科的终点 你在黄鹤楼里想什么? 范雨素的意义 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 祭林昭 夜话劳动 乌里(Ueli Steck)之死 秦玥飞的选择 怀念新闻


音频: 一诚天下动 罗尔事件 青春


点击这里 ,查看杜课 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