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生态环境
环境工作交流新平台,环境政务服务新窗口,环境文化传播新渠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美丽广东又迎“新”!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

广东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广东  · 2025-03-16 11: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 历经5年研究后, 在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丹霞丝盖伞 。这是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也是该地区累计发现的 第50个新物种 。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为中国菌物多样性研究增添了新成员,也进一步凸显了丹霞山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独特价值。


据丹霞山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培训班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承办,培训期间组织了丹霞山菌物多样性野外科考。此次科考期间,海南医科大学范宇光教授团队在丹霞山顶一片茂密的壳斗科树林中,发现了一种形态独特的真菌,并采集了样本。经过5年的形态学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团队最终确认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并将其命名为“丹霞丝盖伞”。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12月发表在国际真菌学期刊《真菌杂志》(Journal of Fungi)上。丹霞丝盖伞,呈典型的伞菌状,菌柄和菌盖均为淡黄色。


丝盖伞是一类家族庞大的真菌,地理分布极为广泛,估计全球超过1000种。海南医科大学范宇光教授团队研究人员介绍,这个家族大部分物种是毒菌,含神经性毒素——毒蝇碱,误食后可以刺激人的中枢系统,出现流口水、流眼泪、流汗等症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丝盖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与树木形成共生关系,促进物质循环和转化利用,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表示,丹霞丝盖伞的发现,是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进一步引发了科学界对丹霞区系是否存在的关注。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明博士认为, 丹霞山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 ,目前大型真菌的调查也仅聚焦于对外开放区域,大量的未对外开放的生态热点区域尚未涉足,还有待长期系统地开展科学考察,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加丰富的丹霞山的菌物多样性科考成果。

源/南方日报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点击 在看 ,一起助力生态环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