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象资本
蓝象资本是专注于“教育+”领域的天使基金,每年推出3期“蓝象营”加速计划,按3%的比例筛选创业项目录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拾榴询财  ·  有奖征集:回乡见闻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2025年:平安生活指南25条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芒格:巴菲特取得成功的六个要素 ·  4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象资本

【蓝象荐读】雷军:创业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蓝象资本  · 公众号  ·  · 2018-03-25 09:14

正文


分享人:宁柏宇


蓝象投资的绝大部分都是天使项目,从天使轮到 Pre A 轮业务上最重要的指标是 PMF (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和市场匹配); 团队上最重要的指标是合伙人齐整,各个关键业务环节有得力人手。 蓝象顾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 B 轮后创业者,公司估值在5000万到1亿美金之间,团队人数通常在100-500人,可见衡量创业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 创始人在每轮融资后能否能有效发展团队


我接触过的顶尖创业者常常会表现出对 优秀人才的敏感和渴求 ,他们身上经常散发出大型食肉动物的气息,他们 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我今天需要谈个人” 。他们在找人上动了足够多的脑筋,一位内陆省会的蓝象顾问告诉我,她为了吸引互联网人才离开北上广深杭,把各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同省老乡都拉进老乡会,伺机招募;而且这个同乡关系网甚至扩展到太太是老乡的互联网工作者,后者跟随太太共同返乡参加创业的几率甚至更大。


小米计划今年上市,市值有望超过百度和京东,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三级。今天分享创始人雷军四年前的文章,和盘托出他二次创业的整体构思,今天读来仍然颇具启发意义。


关于找人,雷军认为:1、只有做 足够大的市场 ,才有机会找到最优秀的人;2、 找人难 ,无论创始人之前有多么辉煌的履历;3、创始人必须在找人上投入 足够多的时间 ,踏实做好每个细节。


创始人最大的幸福是有一群出生入死的兄弟。 雷军的文章,跟他编的程序一样逻辑清晰,值得周末细品。


来源:IT思维(itsiwei.com)


创业不易,找对正确的创业合伙人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为大家分享小米创始人雷军创业组建团队的点滴。


我自己创业的时间比较早,时间也比较长。第一家公司上市之后我就专职做了几年天使投资,到了40岁的时候总觉得还有一些梦想没有完成,所以我就创办了小米。


创立小米时,我有一个很低俗的目标:“ 创业二十多年,我能不能亲手创办一个百亿美金的公司? ”四年前,能够做到一百亿美金应该是很了不起的目标。现在这样提,可能太低俗、太物质了,但是不瞒大家说,我真的是这么想的。


有了这个目标以后怎么做? 我非常认真学习、研究、琢磨大佬的创业历史, 比如马化腾的,比如马云的。今年1月份我专门去杭州跟马云聊了三个小时,主要是表达感谢。我说我认真琢磨阿里巴巴十多年创业的历史,我从中学到了三点:


第一点,要有一个巨大的市场。 任何一个大公司的成功,它的创业背景一定是巨大的市场,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想把公司做成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要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


第三点,相对同行而言,要有一笔永远也花不完的钱。 这是我总结阿里成功的很重要的三个因素。可能大家会说,“为什么要有永远花不完的钱?”,钱对你看到的东西和你有勇气去做的事情有非常大的帮助,让你有胆量去试一些东西。


我们在创业过程中怎么做到这三点? 2008年 Google 发布安卓,2009年第一部安卓手机发布了,看到第一部安卓手机的时候,我就看到机会来了,我认为在智能手机行业里面会重现30年前 PC 击败苹果机的这个历史。


我看到这个巨大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对我是很有挑战的。它的挑战在什么地方?我自己在过去二三十年里面没有做过任何跟它相关的事情。


我要做智能手机?想一想都不靠谱。面对一个大的市场,我应该怎么去思考问题、应该怎么去做?如果有这么大的机会, 应该怎么找到我所需要的人?


我觉得未来手机一定是软件、硬件、互联网相结合的,就是我们讲的“铁人三项”,所以我有个初步的目标,假如能够把微软、Google、摩托罗拉合并的话,这个公司应该相当的牛。假如我能找这三个公司最顶尖的人办一个新的公司,我觉得会有很大的机会。


当我有了这样的方向后,不瞒大家说, 我用表格列了一个很长的名单,一个个打电话去找。 很多创业者总是抱怨说找不到人,我推荐他们找的地方是广州火车站,那里人口密度最高。 抱怨找不到人的创业者,是因为在找人上花的时间不够多, 其实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我找一个硬件工程师,他们肯定觉得雷军不靠谱,甚至他们并不了解雷军是干什么的,我拿到的只是那个人的电话。我需要那个人接起来我的电话,并且愿意跟我聊十几分钟,先做自我介绍,聊完以后我要说服他出来跟我喝杯咖啡,其实这件事挺不容易。


我这样打了九十几个电话,一个个约出来聊。 我跟一个硬件工程师谈了十个小时还没有说服,最后用一个无赖的招说服了,因为他就是不相信小米这个模式行不行,他死活想知道我到底怎么能够挣钱。


我跟他讲了几十种方式,可是还是说服不了,对做硬件的人来说,他理解小米的模式是有困难的。我后来说:“你有钱还是我有钱?”他说:“肯定你有钱”,我说:“那这说明我会挣钱,对吗?如果你认为我比你会挣钱,要不把 挣钱的事情交给我,你就把产品做好 就行。如果我全交给你,我还拿什么混饭碗呢?”我跟他谈到晚上12点,他说这一条说服了他,就是我肯定比你懂,否则的话我就挣不到钱。 我在说服硬件人才时花的精力远远超出想象。


还有一个做硬件的人,那一个星期我跟他聊过五次,每次十个小时,也就是说明一个星期跟人家聊了50个小时。最后,我觉得那个人没有创业精神,我就放弃了。我也挺郁闷的,谈到最后一刻才觉得他没有创业精神。所以怎么找到靠谱的人是很难的,但是 如果没有靠谱的人其实创业是不容易成功的 。有一个我天使投资的项目创始人,也抱怨说找不到人,我说你要找的是哪些公司的人?你就到那个公司楼下咖啡厅里面,逮一个聊呗,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人。


第三件事情是怎么找到永远也花不完的钱。 其实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找钱是很难的过程。我自己在几次创业的过程之中,说实在的也很沮丧,我为什么做专职天使投资?我就想把找钱这个事情搞明白。包括我投完很多项目以后帮他们去融资,我就是想搞清楚怎么融钱。


我在当年创办卓越的时候谈过八九次融资,是极为艰难才找到钱的。我当年最崇拜的高手是陈一舟,在十几年前他的英文就讲得好。我们英文讲得不好,所以特别困难。对我来说融资曾经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我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就琢磨怎么能够像马云一样融钱。其实这里面没有太多的技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怎么让投资者相信你能够做成。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你用什么让投资者相信能做得成这件事情。



所以我总结一下,我觉得小米的逐梦之旅就是三点:


第一点,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二点,找一群靠谱的人;

第三点,相对同行来说永远有花不完的钱。我再讲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当我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靠谱,其实我连跟别人融资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想的是很疯狂的事情。 如果我“骗”来这么多钱,把公司弄砸了,是极没面子的。 所以初期一年多时间小米都是隐姓埋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融资呢?我找了朋友圈跟我最好的朋友刘芹,我跟他讲了一个通宵,融了多少钱呢?


不瞒大家说,融500万美元。在2010年融500万美金,这个价格并不高。刘芹说我最后打动他的是什么词?他说是因为 我对创业有敬畏之心 ,所以他愿意投我500万美金。其实我自己并不差那500万美金,因为我自己也是投资人。但是我在想, 如果这个钱全是我投的,我可能没有那么大压力,我得从别人手上拿到钱 。所以我跟刘芹说“如果你投500万美金,我也投500万美金”。


在2010年,我当时看到很多评论说“雷军是富二代,有很多钱”,其实大家说得没错,因为我前期创业成功,的确有一点钱。但是如果我不是真正的创业者,这一点是没有的。


当我决定创业以后,我找的所有伙伴都不拿工资,每天12-15个小时,一周干6天,并且我们租了一个很小的办公室,极其节约,像一个真正的创业公司一样。我觉得小米成功的经验很简单,其实创业这点钱很多人都有,但是 他们为什么遇到很多挫折?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创业者


小米背后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员工点点滴滴做出来的,初期我们全体员工七十几个人都投了钱。我原本不想让大家掏钱,是有一个从微软来的工程师,说:“我在微软干了6年,攒了五六十万,买不起房子,也不想买车,炒股票嫌麻烦,我天天在小米干,我对小米有信心,我能不能投资小米呀?”我听完挺感动的,我说你讲得有道理。


但是我 拿着员工的钱 ,你们知道有多大压力吗? 等于我自己找了75个老板 ,每一个人都会到你办公室问一下:“雷总,我们现在干得怎么样了。”我当时跟我的一个合伙人说,要不然大家随便投,赔了都算我个人的。我合伙人跟我说,你真不能这么说,你要这么说大家就没压力了。大家要投小米就得真的投,不能因为你雷军有钱就这么讲,你这么讲大家就不真诚了,所以你 绝对不能承诺你兜底


说实话,因为我没承诺兜底,压力更大,有一个同事跟我说:“我老公的港股全卖了,全部换成米股了。”她问我经营情况怎么样的时候,我真的压力巨大。但是, 掏自己的钱创业,是创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 ,因为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和别人的血汗钱,不会轻易的把投资人的钱打水漂。 所以我觉得如果创业者有经济条件,无论如何都希望他们个人掏一点钱,因为这样,大家花自己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融了第二轮、第三轮时,第三轮融资挺夸张的,手机很火,但是没上市,在将成未成之时,可是没钱我们又做不成手机。找供应商很痛苦,我找的都是大公司,订货时候要全款预定,提前三个月付款,资金压力很大。我就跟投资人交流了一下,我说,我大概还需要小一亿美金,你们能不能支持我,作价十亿美金。我非常庆幸得到了支持,因为大家觉得小米是有机会的。


到最近一轮是去年8月份的融资。说实话,那100亿美元估值反而是小米这些年融资最便宜的一次,因为业绩和财报都出来了。我也是运气好,碰到投资界很多极有远见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在我过去创业三年多时间拿了五六亿美金,使我做手机的时候拥有了跟同样创业公司完全不一样的财力和勇气。 这个勇气是和多少钱有关,当这么多钱的时候,一点点风险你扛得住。



所以我总结一下,我觉得 马云的创业方式就是这三个最核心的点,其中巨大的市场,这条最重要。


因为有了巨大的市场,你就有机会找到靠谱的人,你就有机会找到靠谱的钱,你就有机会融到很多的钱。如果你的市场不够大的话,其实你在汇聚资源上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回顾了下小米逐梦之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刚才提到几个技巧是我自己用的,包括 让创业者投一点钱,有参与感,而且不惜代价找到最优秀的 当然,小米还在创业的过程之中,其实现在谈成败的确为时过早,但我觉得小米已经打了非常不错的基础,而且相信小米通过不断地迭代会越来越好。



推荐阅读


01

【蓝象招聘】13个最具潜力的人生投资机会

02

【蓝象招聘】应届生拿到理想VC offer的实操手册



—END—


如果你正在教育领域进行早期创业,或对教育创业很感兴趣, 欢迎找到专注研究你所在细分赛道的蓝象资本投资经理好好聊一聊:


蓝象资本投资团队


资偏好:

to B 领域数字化教育出版

微信: wangkk


投资偏好:

to C 领域 K12 在线教育/职业教育

微信: FredQiu9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